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認同問題的弔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9 00:29:36  


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
表一
  中評社╱題:台灣認同問題的弔詭 作者:湯紹成(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台灣認同中國人的比例為何降低依照統計,自1992年以來至今,在台灣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由26%降到5%以下。這主要是因為文革時期中共對於中華文化的批判,而國民黨則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來對抗,並以中華民國為正統中華文化繼承者自居,且在國際上亦受到廣泛支持,再加上台灣內部實施戒嚴統治,台灣人的意識被壓抑,因而自認為是中華民國人(等同於中國人)的比例甚高。但日後中共改革開放,中國的因素日益顯現,而在台灣原本老一代外省人紛紛凋零,①1987年解除戒嚴後,台灣人的意識開始抬頭。

  再者,兩岸分隔至今已逾一甲子,生活與思想的方式差異甚大,再加上李登輝後期與民進黨執政八年提倡本土意識,雖然進行民族構建(nation building=>台灣民族)的工程未能完成,但在這總共約二十年的時間當中,卻成功地塑造了一種台灣主體性的時代氛圍(Zeitgeist,time spirit),於是在兩岸之間你是你、我是我的認知差異日益突顯,使得“中國人”的概念已被扭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一般民眾自然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況且不論本省外省人,大陸當局也通將台人視為台灣同胞(以別於大陸同胞)。


  一般而言,政治認同主要包括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而兩者也都以文化認同為基礎,其主要因素可分為原生因素(primordial factors,如種族、語言、文字、血統、宗教、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與建構因素(constructive factors,如共同的歷史經驗、好惡、情感、利益與意願等)兩大部分(見下圖)。這正如法國著名哲學家Ernest Renan(1823-1892)所云,一個民族就是不斷的公民投票(Une nation est un plébiscite de tous les jours.)。②

  而在台灣的政治認同中,各族群之間原生因素的共性甚強,此乃當前台灣社會穩定的重要原因。尤有進者,自1970年代以來,台灣的政經發展成就不差,自然產生相當的自豪感,以及經由共同的歷史經驗(比如退出聯合國與台美斷交的衝擊等)所產生的自我認同感(我們的感知或命運共同體)也日益增加(建構因素)。奧國學者Otto Bauer也曾稱,一個民族就是一個從命運共同體所派生出來的性格共同體(Eine Nation ist eine aus Schicksalsgemeinschaft erwachsene Charatergemeinschaft.)。③

  (表一)

  由於德國建國較晚(1871),當其他歐洲國家都將民族(nation)與國家(state)兩個詞彙交互使用時,德國人民還一直有文化民族(Kulturnation,Friedrich Meinecke,1862-1954),④與國家民族(Staatsnation,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⑤的認知差異,由此可見各國情況之不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