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今年上市的中國企業已有12家跌破發行價,大量股票被腰斬或只剩下最高值的1/3或1/4,是什麼傷了中國概念股?這個獵殺季還要持續多久?它給中國互聯網產業留下什麼樣的教訓和啟示?
誠信的昂貴代價
大量中概股被腰斬,或者僅剩4月底高值時的1/3或1/4
頃刻之間,中國互聯網像坐過山車,從“泡沫論”跌到“獵殺季”。
2010年12月8日,優酷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優酷股票飈漲161.25%,報收33.44美元,市值一躍超過搜狐。時隔五月,同一家公司赴美溝通增發事宜,境遇截然不同。“坦誠地說,這次增發的全過程並不輕鬆。”優酷CEO古永鏘說。
雖然優酷最終完成自赴美上市後的首次增發,融資總額近6億美元。但是,溝通變得困難。“在多場與投資人的溝通中,60分鐘的會談,10多分鐘談的都是對這些同行不誠信後果的關切。”古永鏘坦陳,“我想說,中國概念股的誠信傷不起。”
這場誠信危機,原本和中國互聯網企業關聯不大,主要集中於赴美上市的傳統行業及軟件外包公司。典型的案例有:布洛克以揭發中國高速頻道(CCME)和綠諾國際(RINO)曾操縱自身的財務報告。此後,綠諾科技(RINO)、中國高速頻道(CCME)等已經被納斯達克摘牌。5月份,曾被認為軟件外包明星公司的東南融通(LFT)也因為涉嫌造假被停牌。
但誠信危機進一步蔓延到在全球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6月2日,“渾水摸魚”網站發布公告稱,在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嘉漢林業操縱著“一場龐氏騙局”,這進一步推動了中概股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