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傳合 山東淄博 金融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北京時間10日發布了一份題為《展望2060:2010遠期增長的全球視野》的報告。報告稱,中國可能最早會在2016年就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華商報11月11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 2010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照世界經合組織當前這份報告,中國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指日可待。
在不久的將來,倘若中國真的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旦期待變為現實,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所謂的世界經濟體排名,依據的是各國國內生產總值即GDP來確定的。應該說,GDP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GDP的增長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標誌,也是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的反映。但是,如果只重視GDP的增長,而忽略了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作用,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現象,使得經濟社會發展陷入畸形或失衡狀態。
隨著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很多經濟活動中的矛盾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會逐漸顯現,諸如地區差異、結構失衡、分配不公、貧富懸殊等。
而真正衡量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準,是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相協調,以及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狀況的改善等方面,包括關係國計民生諸如升學、就業、醫療、住房、分配、生態等。
GDP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既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也不能完整地反映社會的文明和進步。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我國在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年產出等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
因此,即使我國有朝一日真的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絕不能只是滿足於GDP世界第一的排名,而應該注重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於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提高全民福利上。
只有通過實現社會結構之間、社會與人之間的協調發展、共同進步,才能達到人與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科學發展觀最終體現和要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