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北京 媒體)
在大陸對台關係中,有一個曾被官方經常對台灣甚至國際社會宣示的口號——“希望於台灣人民”。這個口號應該重新思考嗎?
這個口號,錯就錯在違反了主權國家防止分裂、維護領土完整的正常做法。在一個主權國家特別是單一制國家中,其中央政府是否允許其中的一部分人根據自身意願,來決定是否脫離母體國家另行建國?答案是否定的。作為聯邦制國家,2014年英國的蘇格蘭公投有其歷史淵源,僅屬個別現象。就連同樣作為聯邦制國家且在許多人看來是高度民主的美國,憲法中關於“不干涉州權”的條款,也不能用來否定“國會有權處分美國所有領土”之條款。況且作為單一制國家,中國和絕大多數類似國家一樣,決不能允許其中的某個民族或地區假借所謂“民意”,從整個國家中分裂出去。試想,如果在統獨問題上“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觀點能夠成立,那麼西藏、新疆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寄希望於西藏和新疆人民?如此以來,是否會導致國將不國?
這個口號,錯就錯在為“台獨”勢力提供了庇護所。當然不能否認,“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口號的本意,是力圖通過台灣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政治智慧,來遏制“台獨”勢力的發展。正是這個口號,為當年陳水扁企圖搞統獨公投提供了所謂“正當性”,也為即將上台的蔡英文借島內所謂“民意”來拒絕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提供了所謂根據,更為國家上的反華勢力干預我們的統一大業提供了借口。
這個口號,錯就錯在一步步促進了台灣的“土圍子化”。自從“台獨教父”李登輝上台以來,島內的台獨勢力由於看到“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個口號所隱藏的巨大漏洞,於是便拼命加以利用,在島內掀起一股股抹黑大陸、抗拒統一的惡浪。才刻意用“台獨”毒素喂養青年一代,使台灣的年輕人同大陸越來越離心離德、漸行漸遠。如果不堅決摒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口號並清算其造成的不良影響,台灣的所謂“民意”向“台獨”方向傾斜的幅度只能會越來越大,台灣就越來越成為對抗統一的“土圍子”。70年前,毛澤東主席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指出,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和掃帚掃地一樣,掃帚不倒,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他在這篇講演中還舉了一個例子:當年離黨中央所在地保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有個土豪劣紳的土圍子,儘管共產黨的“政治影響可謂大矣”,儘管共產黨武裝力量的“掃帚”在這個土圍子周圍掃來掃去,但土圍子裡面的土豪劣紳硬是拼命抵抗。直到“掃帚”“掃”到土圍子裡面,才使其放棄抵抗,繳械投降。當年毛澤東主席的這番話,是否能對我們現在如何看待和處理台灣問題產生一點有益的啟迪?
應該看到,這些年來,大陸對台灣釋放了足夠多的善意。台灣在承認同屬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移植西方的一些做法,搞點“總統”直選的“民主”試驗,這未嘗不是好事一樁,大陸人民對此應該有足夠的寬容。因為這些“民主”實驗,無論產生經驗也好教訓也罷,都會成為可資借鑒的寶貴財富。但目前問題的關鍵,在於居心叵測的“台獨”勢力不僅借所謂“民主”和“民意”煽動民粹,以售其奸,還企圖聯合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來遏制中華民族的崛起,這就把事情玩得有點大了,玩得有點過頭了!面對這一現實,我們豈能再陷在“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幻想和迷霧中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