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評論員 彭念)關於中國是否應該接受中東難民的討論日益火熱。支持的一方認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有責任也有能力接受部分中東難民,而反對的一方則強烈反對中國接受中東難民。不久前,中國外長王毅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參加會議就明確地表達了中國不會長期接受難民的立場。由此可見,中國既不會完全不接受難民,也不會對難民完全敞開大門。這種務實靈活的做法既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也避免將中國拖入難民的泥沼。
事實上,對待難民問題,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然有責任有義務去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這種貢獻並不以中國是否接受以及接受了多少難民為衡量標準,而是應該以中國投入了多少精力來應對難民問題。在這一點上,中國完全可以拍著胸脯說,中國已經投入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就以敘利亞難民危機來說,中國一直為敘利亞的停戰積極斡旋,也積極參與聯合國一系列安置敘利亞難民的活動。同時也幫助難民接受國提升安置能力。
相比較歐洲國家接受部分敘利亞難民的權宜之計,中國對敘利亞局勢的斡旋才是解決敘利亞難民危機的根本性舉措。事實上,如果西方一方面繼續對敘利亞現政府施壓,繼續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則敘利亞內戰就難以徹底平息,難民將成為一個長期的難題。這樣,西方國家一方面接受了部分敘利亞難民,一方面又製造了大量的難民。因此,中國強調促進敘利亞局勢穩定的根本性舉措也應該成為西方國家徹底解決敘利亞難民問題的共識。
除了敘利亞難民問題,中國在周邊國家的難民問題上則投入了更多精力,其援助形式也有變化。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中國數次妥善安置逃離緬北戰火的緬甸邊民。因此,中國在難民問題上並非獨善其身,而是根據實際形勢做出不同的應對舉措。事實上,對於中國周邊國家的難民,無論是出於促進周邊外交的考慮,還是維護周邊安全的考慮,中國都需要積極妥善地安置來自周邊國家的難民。
首先,中國一直提倡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致力於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當然有義務對周邊國家的難民問題予以特別關注,以實現同呼吸共命運的承諾。此外,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導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民心相通工程不斷推進。而對周邊國家難民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援助也是中國推動民心相通工程的重要舉措,並將大為提升中國在周邊國家民眾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