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光明日報》刊載作者殷爽的文章說,“南京總統府”舊址,作為一個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是外地遊客到南京必去的地方之一。然而,媒體報道說,近兩年來,來這裡參觀的遊客發現,他們可看的東西越來越少,許多部分變成了旅遊商品商店。
商品泛濫甚至淹沒景點不獨是“南京總統府”的特色,在“開發就是為了保護”的觀念支撐下,名勝古跡、歷史遺址被商業化已成普遍現象。相對來說,“南京總統府”的商業化並不是最嚴重的“開發”。曾有媒體報道,見證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國民參政會”遺址,居然被開發成了一家洗腳城。對這股開發之風,一些文物保護專家認為無可厚非——這麼好、這麼有價值的老建築,閑置起來有些浪費,除了保護,還應活化再用,讓更多市民享受,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在這種思路裡,歷史文物變為商店、洗腳城,便成了經濟邏輯的必然產物。
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發是為了更好保護”的理念不完全有錯,但問題是,當歷史遺址被開發得面目全非,甚至蛻化為與歷史無關的偽劣旅遊產品時,這到底是在開發還是破壞?在“南京總統府”中,好多地方都被商家侵占,所賣的旅遊產品也大多與“總統府”的歷史毫不相幹,且喧鬧的買賣無時無刻不在威脅歷史遺址本身。如此,身陷商業圈的“南京總統府”,還能彰顯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麼?
小到一個城市,大到一個國家,其歷史和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老建築來描述和記錄的,而遺址是觸摸歷史最直接、最準確、最關鍵的媒介。在這方面,很多人都把英國作為歷史文物保護的典範。這個人口只有六千多萬、面積稍大於四川省的島國,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從史前到工業革命時代的大量文物,豐富的博物館系統幾乎能再現世界各地的歷史。那些以器物、視覺、聲音為載體的呈現是驚人的、深刻的,直接衝擊著參觀者的感官。以此觀照“南京總統府”的現狀,它的“歷史現場感”已完全被旅遊商品商店破壞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