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人民日報》報道,最近,美國出版了一本書,題為《虎媽戰歌》。這本書的作者“虎媽”——一位美籍華人母親的故事,還成了《時代周刊》的封面故事。美國將這樣的對比現象放大在中美雙方關注教育的人士面前。這本書不過是一位華人媽媽育兒成功的個體經驗,為什麼在美國竟然引起那樣大的轟動?又為什麼引起一些美國人嘆為觀止的驚呼和感嘆?甚至從“虎媽”的教育模式總結為“中國式母親的教育”,從而對美國發出“中國式母親的教育為什麼更成功、更優越”的詰問?這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教育現象和文化現象,讓我忍不住想起多年前在我國幼兒園里,一位美國人看到我們的孩子對黑板上畫的一個圓圈回答時的感慨。
美國人才觀重視的是人格的健康與思想的獨立
多年以前,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一位美國朋友來中國參觀一所幼兒園,看到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圓圈,然後問孩子們是什麼。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個圓。這位美國朋友感慨地說,如果在美國,孩子們的回答會是五花八門:有說是太陽,有說是飛碟,有說是煎雞蛋,有說是向日葵,有說是籃球……不一而足。那時,引起我們中國人的感慨,指向我們教育的弊端:整齊劃一的規範式的教育,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受到的是一種“瘸腿式”的教育,我們的孩子童年就變得筆管條直,聽話順從,信服並服從於標準答案,而漸漸形成趨同性的思維模式和服從式的性格與人格。
應該說,這種反思,在變革的時代里,尤其顯得重要而具有現實意義。日本近代史中經濟的復興,也是從他們重視教育、極大力量地投入教育,並吸取西方的教育經驗、變革自身的教育模式開始的。因此,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在中美兩國教育的差異和對比之中,我國出現了對教育改革的急切呼籲。
事實上,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著許多值得重視和需要變革的弊端。這在國門剛剛打開、美國式的教育異常鮮活而異樣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尤其顯得格外醒目,有些地方甚至凸顯得更加觸目驚心。
自立和責任,是美國教育的核心精神與價值系統,是孩子從小教育的基點。因此,我們會看到美國的孩子,一般剛剛出生沒幾天,就被父母放在獨立的房間,任孩子如何哭鬧都不會讓孩子和父母同床或同屋而寢。這在我們看來,幾乎不近人情。如果孩子在學步期間跌倒了,很少見到美國家長大呼小叫地跑過去扶起孩子,關切地去問摔著沒有,他們會笑著招著手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認為這是正常的,是孩子必須經過的一步。而我們則希望孩子最好一次跤也不要跌才好,哪怕家長自己再含辛茹苦,也得讓孩子長在蜜罐里,不能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尤其不能在起跑線上比別人差。在疼愛和寵愛之間,我們的天平從來都是傾斜的,尤其我們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這種寵愛無疑使得孩子自立的能力與責任的精神日漸欠缺,甚至減退,而不少孩子更易於出現心理的疾病和性格的偏執表現,在他們長大成人後,責任感的缺失,便從教育問題演變成為社會問題。可以說,在這方面,雖然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實踐中我們盡可能在努力,但是,無論在全社會,還是在個體家庭,依然是我們教育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