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微電影”出生,至今不過一年。雖然概念朦朧:“長度3至15分鐘,在網絡中流傳的電影”;卻迅速成了正著急找米下鍋的網站的寵兒,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推出過各自的微電影征集播映活動,被拉來給微電影擔當“監制”、“制片”以樹立“樣板”的,有諸多名頭很大的大電影人,姜文、顧長衛、賈樟柯、陸川……可是,人們剛在感慨技術進步降低了拍電影的門檻,給很多人提供了新的表達可能,卻突然發現,微電影也已迅速被廣告重重包圍,“純表達”的空間越來越小。在前幾天舉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產業論壇上,搜狐副總裁劉春直言,要商業還是要原創的掙扎,令時下的微電影處境尷尬。
劉春的“尷尬論”話音剛落,便在微博上引發圍觀,2小時內被評論、轉發700餘條。有人認為,低成本高畫質,傍著“碎片年代”的新流行微電影應該有一套盈利模式;而很多影視愛好者和網友堅持,微電影不該是被廣告綁架的嬰兒,要守住人文情懷和藝術表達。
“一出生就幹起廣告營銷”?
細細一看,微電影裡廣告埋得到處都是。王珞丹主演的《超極本來了》,戲仿“碟中諜”設計了盜竊、換裝、遙控幾個場景,但整體節奏把握一般、人物表情單一,“筆記本”廣告則生硬植入,因而被不少網友批為“純廣告電影”。《不說話的女孩》,表面是穿插著懷舊畫面的“小清新電影”,有漂亮的男女主角,還有用手語表白等段落,用一首英語歌曲做背景音樂……但缺少故事,只是生活花絮的堆砌,片尾植入奶片,歌詞中如念咒般重複出現“牛奶”,被評為“一個帶廣告的音樂電視”。至於號稱投資千萬、橫穿美國取景的《66號公路》和《一觸即發》,在戛納廣告金獅獎得主安東尼.霍夫曼執導下,讓不少影迷“很受傷”:冠名主演的莫文蔚和吳彥祖,不過是真正主角——某品牌汽車的司機而已。
就連被贊為“催淚彈”的微電影鼻祖《老男孩》,也被眼尖的網友看出畫面中閃現的某汽車品牌。而且,還沒等觀眾擦幹感動的眼淚,運作《老男孩》的網站已急不可耐推出由該片領銜的“青春主題”微電影,9部作品,主角、故事、背景都在變,唯獨在《老男孩》中亮過相的汽車品牌沒變——一網友尖銳發問:“一出生就幹起了廣告營銷,莫非微電影就是微廣告?”
有人統計,今年上半年有電影人加盟的20部微電影,超過一半是品牌出資拍攝的“微廣告”。面對5億左右的網絡觀眾,每部“微廣告”支付給播放的網站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亮相費”,網站自然挺滋潤,既有真金白銀落袋,還賺得了互聯網行業最看重的人氣。數據顯示,明星加盟的微電影,每部的點擊量都以千萬計。某網站推出的一組由品牌出資的微電影,2小時總片長,累計點擊量超過2億次,而去年中國影院電影的總觀眾人次不過3.68億。商家這樣做廣告,性價比那是相當的高。
能不能“獨自長大成人”?
也有不甘心充當廣告傀儡的電影人,挺身而出用文藝範兒標榜微電影。不過,想拉一把微電影卻自己挨了一頓“板磚”的導演不在少數。蔡明亮不久前推出的首部微電影《行者》,被不少觀眾批為“悶片”:它25分鐘長,沒有一句對白,十分晦澀。儘管導演一再提示觀眾“重新審視流逝中的城市永恒”,但抽象的概念和表達,招來大量板磚。
王小帥說,微電影就是“用單純的構思,表達自己的堅持”,但微電影能不能在單純與堅持中“獨自長大成人”?
電影人林航告訴記者,微電影的“微”,意味著與影院電影不同的篇幅、技術,也意味著觀眾不同的觀影心態。要把握好作為微電影內容創新之前提的“技術結構”,也要把握好它的“網絡消費”特性。要擺脫成為廣告傀儡的命運,微電影本身必須有不可替代的技術個性和文化個性。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善用微電影的篇幅特點,駕馭了網絡的話題營銷,被微電影圈內視為標杆之一。《調音師》講述一位鋼琴師化裝成盲人幫人調音;一次調音時,他無意中撞見一起凶案,儘管竭力裝成一無所知,但凶手還是對他起了懷疑;他只好不停彈琴強作鎮靜,喃喃自語“只要琴聲不停,她就不會開槍……”琴聲之中,等待結局的觀眾,等來的卻是影片結束的字幕——人物命運由此延伸到微電影篇幅之外,成了全球“微影迷”的熱議話題;博客論壇中滿是影迷自編的“續篇”,而片中一些小細節被他們反覆解讀,似乎都是左右人物生死的“伏筆”。就像有些人猛摳字眼琢磨《紅樓夢》那般。網絡上映已超過一年,有劇情有話題的《調音師》至今熱度不減,最大的受益者當屬影片編導奧利維爾.特雷納,這部微電影成了他最好的個人廣告,據說有不少大制片公司帶著項目登門造訪。
對於微電影,與商業結合還是堅守原創,其實並不是單選題,就像影院電影一樣。當然這道題不容易解。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