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南方都市報專訪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周功鑫教授。
南都:你1972年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到今年七月卸任整整四十年了,能否談談博物館與收藏家的關係?
周功鑫:博物館和收藏家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密切,我舉兩個英國的例子。1683創建的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A shm oleanM u-seum ),它的創始者阿什莫(E .A shm ore)本身是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博學多聞熱衷收藏。文物收藏品的背後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知識,不論是天文、動植物還是冶金學他都有涉獵。在日積月累成就巨大收藏的同時,阿什莫對母校說,我可以把藏品捐給你,可你要蓋博物館,除保存我的收藏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大眾開放。這是全世界第一所公立的博物館。
第二個範例是大英博物館,它的創始人漢斯.斯隆也是一名醫生。斯隆的收藏可謂滿山滿穀,他的兩個莊園都堆滿了藏品,共計8萬多件,埃及、羅馬、希臘、文藝復興時代的三大家都囊括其中。後來,英王喬治三世去參觀他的府邸,說你這些收藏非常珍貴,如果你願意捐給國家,或者讓更多的人看到,將是你未來最大的榮耀。於是斯隆改變了對收藏的安排。這兩個例子是要說明,收藏的背後應是對知識的強烈追求。
南都:這裡也涉及到“獨樂樂”與“眾樂樂”的關係。你怎麼看目前大陸私人博物館、美術館的興起?
周功鑫:這非常好啊。但重要的是,你要怎麼永續經營下去。第一個碰到的問題就是財務狀況。誰來經營,經營多久,應有一套做法。另外怎樣經營得更好,專業人員從哪裡來,政府如何去培養這些專業人員,能夠勝任的人到了博物館讓他各項功能獲得發揮。只有典藏、研究、保存、展覽和教育都做好了,別人才願意來。市民在這裡學到好的知識,他就會常來,帶動消費,全盤活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