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2016年,浙江省積極推進“去產能”,為浙江經濟騰出新空間,換來新動能。
去產能位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是轉型升級的破題之策。
浙江日報報道,2016年,浙江省積極推進“去產能”,共處置555家“僵屍企業”,淘汰改造200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3萬家臟亂差小作坊,為浙江經濟騰出新空間,換來新動能。
做減法:三招去產能
去產能的關鍵在“去”,而這個“去”字,有著“斷、舍、離”三層含義。
斷,首當其衝是要切斷“僵屍企業”的後路,釋放出被這些“活不好”也“死不成”的企業所占據的資金、資源和空間。去年以來,我省頻頻出招,出台《關於處置“僵屍企業”的指導意見》,建立由省高院、省經信委等2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省級“僵屍企業”處置府院聯動機制,從創新體制機制入手,推動破產重整後的企業盡快盤活重生、破產清算後的企業盡快市場出清。省高院工作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省法院新收破產案件849件,審結427件,比2015年分別上升36%和32%,通過司法程序促成115家企業重整成功,更力促一批“僵屍企業”有序退出市場。
舍,是要舍得去掉已嚴重過剩的產能。在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間容易形成惡性競爭,導致利潤空間不斷縮小,陷入惡性循環。2016年,杭鋼集團等10家被列入國家去產能目標任務的企業產能壓減完成,涉及煉鐵產能110萬噸、煉鋼產能303萬噸,我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5年壓減目標任務數已在1年內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