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毓錚認為應打造“文化廣東”牌。 |
中評社訊(記者 韋民)“面對全國新一輪競爭大潮的沖擊,廣東如果不珍視和開發自己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要建設一個文化大省的任務就會變得異常艱巨!……”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陳毓錚近日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話語顯得很急迫。這位被譽為廣東“人才庫”、“智力庫”的領軍式人物,他的話題從政府參事室的作用談到廣東的社會發展、文化建設、華僑問題以及他在本屆參事室主任任內的最大心願……
參事室是廣東社會發展的“人才庫”、“智力庫”
記者:您作為廣東省政府參事室主任,同時又是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我想請問,為什麼說政府參事室是廣東省的“人才庫”和“智力庫”?你們在團結和倚重黨外高級知識分子為廣東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出謀劃策方面是否擁有很大的優勢?
陳毓錚:參事室是政府的直屬工作機構,這個機構是在新中國建國初期由毛澤東、周恩來親自建立起來的,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參事是由政府首長親自聘任的、以有影響和德高望重的黨外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隊伍。參事的具體職責可歸納為十六個字: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咨詢國是、統戰聯誼。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是廣東不可或缺的“人才庫”、“智力庫”,其參事大多數是由在廣東享有很高聲望的專家、教授和學者組成;他們長期以來對廣東社會經濟和文化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以“直通車”的方式,或以個人的名義,直接向政府領導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政府決策出謀劃策,提供咨詢,為廣東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文化建設不斷提供新思想、新技術、新成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我可以告訴你兩個具有全國影響的事例。1992年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法律系吳世宦教授根據多年研究成果並對廣東法制建設實踐進行深入考察,提出實行“以法治省”試驗的十一點建議,省領導審閱後採納了他的建議並加以實施,使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推出“以法治省”的地區,對全國各省起到了示范作用。
還有一例,1994年順德市率先進行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於是,圍繞珠三角未來產業走向這一重大課題和現實情況,一時間在全國的理論界、產業界議論紛紛,也招致來自各方的批評指責。省政府參事、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張元元教授多次深入順德相關企業考察,力排眾議,據實撰寫出《順德市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啟示和思考》一文,用充分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事實打消了人們對順德企業改革的擔憂;此文經新華社轉發後,在全國產業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廣東省委、省政府及時採納了張元元參事的建議,並向全國推廣順德的經驗。現在八年過去了,“家電王國”順德和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都已成為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和最重要的電器生產基地之一。事實勝於雄辯,張元元參事的建議無疑對促進廣東乃至全國的企業改制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支持珠江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研究責無旁貸
記者:你到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任職兩年來,對珠江文化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如支持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一系列考察“海上絲綢之路”的活動,出版了珠江文化叢書等等。珠江文化最本質的特征是什麼?而參事室在弘揚珠江文化的優良傳統方面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陳毓錚:珠江文化是近年廣東學術理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在這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有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參事,還有司徒尚紀參事、黃啟臣、譚元亨、洪三泰等教授和作家;尤其是黃偉宗參事多年來身體力行於珠江文化的研究和開發,成果累累,他的許多建議均受到省政府和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關於珠江文化最本質的特征,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廣東兼有山地和海洋兩種文化內涵,境內有中國第三大河珠江。過去,我們從來沒有從一條“江”去研究廣東的流域文化,更多的是研究以山脈命名的嶺南文化。而珠江文化則是水文化,珠江流域比嶺南地域范圍要大,以河流命名的流域文化更能反映人類文明的淵源,從這個意義上說,珠江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則比嶺南文化更加廣泛;廣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最早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是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相交融的地區。從秦漢以來中原漢民的連續多次南遷廣東,明代以後幾次大的歷史事件造成廣東人向海外移民,形成今天的華僑(華人)眾多的省情……所以,多元性、兼容性、海洋性和開放性就構成了珠江文化的最本質的特征,並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互為補充,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弘揚珠江文化,近兩年我們參事室負責組織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有關珠江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研討會、座談會,支持出版了一批共七種珠江文化書籍。我以為,這些工作只是盡了我們參事室應該盡的責任。因為,第一,我們參事室是省政府直屬的工作機構,又是各種專業人才雲集的綜合性的“人才庫”,有責任、有能力去承擔起研究和弘揚廣東傳統文化的重擔。這既是一個任務,更是一份責任。第二,作為政府參事和文史館員,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將尚未被發現或分散在全省各地的文史資源和資料搜集起來進行研究、整理,使之產生新的價值並加以開發利用。
我們對珠江文化研究的支持正是基於上述這些考慮而進行的。
學術研究應該結合實際面向社會
記者:在學術界是否有學者對珠江文化的概念提出不同的意見?
陳毓錚:目前我還沒有聽到有不同的意見。但即使有,也很正常。學術研究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我感到十分高興的是,在海內外媒體的推介下,現在珠江文化的概念已經在社會上(尤其是海外和港澳台地區)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讚許和認可。我認為,廣東這批人文學者對珠江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相當務實,他們不是在炒作和跟風,也不是在“象牙塔”裡兜來兜去,而是直接面向社會、結合實際、走向大眾,很受各地的歡迎。像粵西湛江、肇慶、封開、粵北南雄、粵東潮汕、廣西梧州等地正因為珠江文化的研究給當地的文化資源、旅遊資源作了很好的宣傳和開發,因而逐漸收到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廣東是一個出思想家群體的地方
記者:在談到廣東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問題時,近年在社會上有“廣東經濟上是‘富裕戶’、文化上卻是‘貧困戶’”的說法,一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聽得到關於廣東的文化發展與其經濟大省的地位不相符的議論。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陳毓錚: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在一些人的頭腦裡存在這樣的觀念。這是他們對廣東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缺乏認識所造成的偏見。我認為,這可能與我們廣東長期以來在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開發、包裝和推介上做得不夠也有很大關系。所以,在去年八月廣州召開的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不少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有識之士都向省裡、市裡提出了一系列要整合廣東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廣東”的品牌的建議。我覺得這些專家的建議有很多都是頗有見地和切實可行的。
事實上,廣東有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它是一個歷史上出思想巨匠和文化泰鬥的地方。這方面的例子很多,1500年前的佛教大宗師惠能,在廣東言傳身教幾十年,他將從印度傳入的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不僅對佛教和佛學,而且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近現代廣東湧現出像鄭觀應、容閎、康有為、樑啟超、孫中山等思想家群體,這批思想家的不斷現,使廣東成了近代中國思想家的搖籃和革命策源地,不僅成為時代思潮的主流,而且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一直到今天,廣東的改革開放“先行一步”,各方面的發展走在全國的前列,在文化、藝術、思想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多在全國都具有典型意義。這方面的事例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四年台山縣長經歷獲益良多
記者:我知道您曾經在廣東著名的僑鄉台山當過四年縣長,今天回過頭來看,您的這段經歷是否對您以後到省裡長期從事僑務領導工作幫助很大?
陳毓錚:對,幫助很大。台山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我說它特殊是指台山人口才103萬人,而分布在海外的台山籍華僑卻有129萬人之多,這種現象在廣東是不多見的。所以台山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
我是台山人,我的伯父、舅舅以及許多親友都在美國、加拿大定居,所以我從小就對祖輩們旅居海外有很多感性認識。我在大學學的是理工科,畢業分配到台山的工廠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一幹就是10年。一直到1984年擔任台山縣長後,我才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壓力。我明白因為台山擁有華僑眾多這個縣情,如果不懂得做華僑的工作,不時時、事事、處處為華僑著想,想當好台山的縣長,恐怕只是一句空話。很慶幸的是,在台山有很多既精通經濟、又熟悉僑務工作的基層幹部,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經驗,也逐步培養了自己對僑務工作的興趣,對華僑勤勞、節儉、在海外謀生的艱辛以及他們熱愛祖國的赤子情懷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如果說我後來在省僑辦還做了一點工作、有一點長進的話,我想這與我在台山縣政府那四年所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華僑對廣東的貢獻功不可沒
記者:提起華僑,作為一名資深的僑務幹部和華僑問題研究專家,您對海外華僑華人為廣東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如何評價的?
陳毓錚:說到華僑(華人)對廣東的貢獻,我在廣東省僑辦工作了八年,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應該說,廣東有今天的發展成就與它同海外華僑的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是分不開的。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四個字──功不可沒!華僑不僅對家鄉廣東的經濟騰飛功不可沒,而且對全國的改革開放也是功不可沒!
大陸目前有3400多萬華僑(華人),而廣東就佔了三分之二,即有2300多萬。1979年,鄧小平批準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其中三個就定在廣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廣東具有毗鄰港澳、華僑眾多的獨特優勢。改革開放20年來,通過海外僑胞,廣東引進了四萬多家企業;與此同時,還引進了國外大量的先進的管理方法、方式和管理人才。由於海外華僑大量投入資金、技術,為廣東經濟的大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勢頭。同時,除深圳這幾個經濟特區外,廣東的其他重點僑鄉如中山、台山、順德、東莞、潮州等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也因為得益於僑資的大量注入而得以迅速發展。近20年來,廣大華僑對廣東家鄉捐贈的數目也非常龐大。截止到去年底,華僑華人無償自願捐贈回廣東興辦教育、醫療、文化活動中心和修橋築路的資金已達309億元人民幣。僅舉以上這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出華僑對我們廣東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希望廣東有一部完整真實的華僑史面世
記者:廣東作為一個有2300萬華僑華人的大省,在搞好對華僑文化的保護方面還存在什麼問題?據說您對廣東目前還沒有一部完整、準確的華僑史感到憂心忡忡,這是不是與您這位“老僑務”的華僑情結有關?
陳毓錚:你提到華僑文化的保護問題,其實,自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廣東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很有成就。我以為,華僑文化是廣東文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不僅是廣東省僑務部門需要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且關鍵是要提高全社會和國人都來關心、愛護華僑歷史文化的自覺意識;對華僑在家鄉的利益、各種歷史遺留的問題等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要設法幫助解決,並立法保護;還要加強教育,充分利用、開發廣東現有的華僑博物館等資源進行華僑文化的教育,常抓不懈,以此培養人們從小就增加對父輩們“漂洋過海”的認識,以及培養海外華僑的第三代、第四代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同等等。這方面的工作很多,任務很繁重。
目前廣東雖然有一些關於華僑歷史的論著,但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一部比較完整的、符合事實的華僑史。說實話,我對此是比較憂慮的。今年五月我應邀到台灣訪問,發現台灣也沒有一部完整的華僑史,他們有些關於華僑的史料介紹也帶有很多片面性。
以前,人們常說,廣東的華僑史是一部血淚史、苦難史。但只有對廣東的文化歷史有了認知,對海外僑情作過調查之後,才對華僑史有新的理念。我認為,廣東的華僑史,是一部推動世界文明的歷史、是一部推進中外文化交流和經貿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弘揚中華文化、自強不息的奮鬥史。廣東海外華僑的移民歷史、教育狀況、他們在居住國爭取合法權益、促進家鄉廣東和華僑居住國的友好往來、中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等等都需要真實、全面、完整地寫入歷史,讓後人銘記。我們參事室最近專門成立一個研究海外華僑的歷史項目課題組,與省內相關部門和機構合作,計劃通過若幹年的努力,將這部華僑史編纂出來。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義,能夠為廣東的華僑文化積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們文史工作者最大的心願。
附:陳毓錚小檔案:
廣東台山人,1944年生。華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1970年分配在台山縣農機二廠當工人。1983年後歷任台山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陽江市副市長。1992年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現任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
(本文刊載《中國評論》2002年1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