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胡錦濤訪越 折射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0-26 13:38:46  


今年7月18日,胡錦濤主席舉行儀式,歡迎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華。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訪問朝鮮、越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今天為中評社撰文,評述胡主席今次出訪越南的重要性、並前瞻中越關係的前景,文章全文如下:

  10月底11月初,胡錦濤總書記訪問越南。此次訪問有三大意義:

  一是睦鄰周邊之旅。冷戰結束以來,中國的睦鄰外交活躍而富有成果,而尤以東南亞地區經營的最好。2003年,中國與東盟簽署面向繁榮與和平的戰略伙伴宣言。東盟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地區組織,中國則是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國。今年以來,胡錦濤先後出訪了印尼、菲律賓和文萊三國,此次訪問越南重點在於鞏固和提高中越之間的睦鄰合作關系。因此,胡錦濤訪越是中國睦鄰外交的重要一步。

  二是經驗交流之旅。越南推行並效仿中國式的改革開放經驗,取得巨大成功。1990-2004年,越GDP年均增長率為7.3%,僅次於中國,列亞洲第二。從1990年到現在,越南年均GDP的增長率為7.3%,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在中國制定了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後,越南明年也將召開越南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為國家發展設計中長期規劃。因此,中國的黨建、改革開放經驗對越南至關重要。

  三是為今後發展方向定調之旅。1999年,中越雙方確定了指導雙方關系的16字方針:“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胡總書記訪越,預計將同越南領導人為中越關系的未來發展定調。政治上,預計兩黨將加強在執政興國、改革理論上的交流與合作;經濟上,預計兩國將切實增強雙方關系的經濟基礎,共同推動地區合作,應對全球化挑戰等;安全上,預計將強化雙方以和平,合作方式解決南海主權爭端的共識和原則。

  中越關系前瞻

  1991年兩國關系正常化以來,中越關系處於冷戰結束以來的最好時期。最強有力的標志性成果是:看似不可能解決的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劃分問題都成功解決,這表明中越間的政治互信有了長足進展。經濟上,1991年中越貿易額為3223萬美元,2004年增至24.66億和67.4億美元,分別增長76和209倍。今年,中國成為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

  今後,中越關系總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從全球范圍定位中越關系,進一步擴大共同利益,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在全球層次,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雙方需要共同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不被侵蝕或顛覆。作為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雙方需要維護並推進共同的發展模式。作為正在融入世界經濟的新弄潮兒,雙方需要共同應對全球化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家,雙方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應採取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立場。

  在地區層次,作為地區合作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雙方應持以地區利益為重,逐步化解利益矛盾的態度,推進大湄公河次區域開發、10+1(東盟+中國)、東盟+3(中日韓)、東亞峰會(EAS)、亞太經合組織(APEC)、東盟地區論壇(ARF)、亞歐會議(ASEM)的合作。

  在雙邊層次,在繼續加強黨際合作的政治基礎之外,同時加強雙方關系的經濟基礎、社會基礎和民間基礎。如大力推動“兩廊一圈”建設,加強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等。尤其重要的是,雙方應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指導下,共同尋找能被雙方接受到南海共同開發方案,為和平解決南海主權爭端而努力。

  中國東盟關系

  胡錦濤主席出訪文萊、印尼、菲律賓、越南四國的成果有三種表述方式。用官方語言說,這標志著中國東盟關系又上新台階;用學者的話來說,此次出訪是冷戰後15年,中國東盟關系總體上“進而不退”的一個新頂點。用最容易理解的話說,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和東盟的關系也呈越來越好的上升趨勢。

  一言概其因,這是中國“以鄰為伴,與鄰為善”,以及“睦鄰、安鄰、富鄰”等周邊外交戰略的體現。這種解釋正確,但不細致。筆者在此嘗試以“共舞”的比喻來解釋中國與東盟關系何以越來越好。

  探戈要兩個人跳。在中國與東盟關系上,中國更像主動邀舞的一方。從認同程度上看,中國越來越願意,也越來越主動地讚同、支持和參與由東盟國家所設計、倡導和主導的多邊合作機制。中國從東盟的對話伙伴國,到成為東盟的戰略伙伴,只用了10年時間。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就像一個入鄉隨俗的客人,肯定是受主人尊重的。從戰略文化上看,中國與東盟形成一種合作型,而非沖突型的戰略文化。中國和東盟一些國家存在南海主權糾紛,甚至產生過沖突。

  但冷戰結束後,中國與東盟形成對話機制。2002年,雙方簽署了承諾不使用武力解決糾紛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3年,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國這些舉動看似自縛手腳,實則是向東盟表明,中國和東盟是一個大家庭,大家都遵守共同的家規。從外交態度上看,中國越來越願意在東南亞遭受危機時,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從金融危機期間保証人民幣不貶值,到在“非典”期間積極與東盟國家合作,再到印度洋海嘯期間無私援助受災最重的印尼,都讓東盟國家感受到中國外交的行為方式──“患難見真情”。

  那麼,東盟為什麼給予中國正面而積極的回應,而不是無動於衷或負反饋呢。首先,山、水、海相連的地理紐帶,源遠流長的歷史聯系,使東盟不可能對中國的邀請無動於衷。用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的話說,中國和東盟國家是在一個森林裡生活的大象和小鹿。第二,東盟作為一個整體,不可能成為某一大國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沒有一個東盟國家願意在中美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第三,根據東盟的大國平衡戰略,只有借助中國的主動態勢,給予正反饋,才能營造與所有大國關系升級的局面。在中國的帶動下,美國、日本、印度等大國都紛紛向東盟伸出了橄欖枝。

  由此,我們得出兩點結論:一方面,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對外形象和對外政策被東盟接受了;另一方面,東盟能夠以比較積極地姿態應對中國的崛起。既然雙方都希望與對方共舞,探戈就跳起來了。這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崛起的中國對東盟是機遇而不是威脅。否則,我們看不到雙方這十幾年的和諧共舞。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朝鮮越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