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建成新型艦船修理中心 提升保障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8 10:24:23  


進行戰鬥演練的中國海軍驅逐艦。(資料圖)
  兵馬未動,保障先行。資訊化戰爭形態的變化,要求加速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裝備保障向資訊化條件下裝備保障轉變,實現裝備建設發展模式整體轉型。海軍某保障基地把握發展趨勢,創新發展思路,借助資訊技術建成現代化新型艦船修理中心,大幅提升資訊化保障能力,實現了保障能力建設與部隊裝備發展比翼齊飛,艦船維修保障與部隊作戰需求協調發展。 

  隆冬時節,一支海上聯合編隊在某海域演兵佈陣。擔負綜合保障任務的海軍某保障基地,派出應急機動搶修分隊,遂行保障各類新型艦艇。與此同時,該基地通過綜合保障指揮資訊化平臺進行調度,港區碼頭彈藥物資補給源源不斷,工廠車間新裝備修理線緊張運轉,為海上艦艇編隊提供強大的後方支援。 

  該基地以轄區作戰為主,以艦船保障為輔,作戰資訊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基礎,但裝備保障資訊化水準較低。隨著海軍部隊新型艦船列裝,基地綜合保障訓練難與部隊作戰演練融為一體、保障力量建設與裝備發展不相協調的矛盾比較突出。為此,基地黨委提出“抓保障力就是抓戰鬥力”的口號,帶領官兵相繼建起綜合保障指揮資訊化平臺,組織資訊化條件下綜合保障演練,加快與作戰指揮網互聯互通。

  為適應新型艦艇維修保障的急需,基地從圖紙資料、工裝設備、備品備件、技術人才抓起,積累新型艦艇技術資料上萬種,研製檢測儀器、試驗台架等設施、設備及備件數千台(套),建成大小數十條修理線,技術骨幹比10年前增加7倍,一個現代化新型艦船修理中心初具規模。 

  3年前,在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中,這個基地由擔負後方防衛和保障的綜合型基地,轉變為任務專一的保障基地。基地黨委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實現保障力生成模式的轉變。某型裝備首次進廠修理,有多項工程是我軍艦船維修史上的空白,外方專家建議送國外修理,並開出很高的維修價目單。基地堅持自主修理,先後與國內15所大學、27個研究所、53家企業聯手攻關,逐項突破技術難題,不僅以不足外方報價十分之一的經費完成全部修理專案,而且建成了國內第一個海軍某新型裝備保障平臺。至今,該基地已自主完成多艘新型艦船的首輪小修,並初步具備中修能力。 

  近年來,他們先後開展了艦艇裝備狀況預先檢測和動態監控,建立起自修資料庫,進行了維修效益評估,使保障模式由被動變為主動。同時,他們與國內100多家工廠、院校、科研所協作,建立起依託後方、軍地一體的裝備維修保障網路,使物資保障的及時率和準確率大大提高,艦艇修理全部合格。(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