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環球時報》報道,《澳大利亞人報》3月14日文章,原題:軍事規劃者預測複興的中國
中國是處於陸克文政府新防務白皮書核心位置的隱秘戰略難題。總理對中國實力上升的判斷,勢將對今後澳國防力量產生重大影響。陸克文一直對中國武器計劃的某些方面懷有擔憂,這些方面有可能對澳構成安全挑戰。總理認為,中國的崛起代表了自19世紀末美國崛起以來最大的全球力量轉移。
其迅速上升的軍力將如何在東亞呈現?對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是,北京將如何適應美軍在地區的持續戰略存在?在分析我們的防務規劃賴以修訂的這些演變和戰略環境時,澳政府採取了一種防範中國的立場。陸克文認為,美國仍擁有東亞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而中國正迅速提升在該地區對抗美國的軍力。這種對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看法,在堪培拉不無爭議。而且,北京與堪培拉之間的經貿關係日益深化,也使事態大大複雜化。
悉尼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的艾倫•杜邦認為,應對中國軍力上升採取防範措施屬審慎之舉,但對中國的不安不應扭曲我們的防務開支。杜邦贊同這樣的看法,即認為澳有史以來首次面臨跟我們的亞洲鄰國一樣的政策困境,如何承認和接納中國的權力,同時不犧牲掉我們的獨立性。
杜邦說:“顯然,澳大利亞對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不僅因為原材料,還有我們的技術、技能和高水平教育。所以,我們握有籌碼受到中國人的尊重。如果重複國防鷹派的中國威脅論老調,我們會浪費掉這些來之不易的優勢,這將是不智之舉。”
不過,在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對澳長期安全構成的挑戰的問題上,2000年國防白皮書的主要設計者休•懷特要悲觀得多,“最主要的不是中國是否對澳構成威脅。而是中國的增長正打破舊的亞洲秩序基礎,而這是最近幾十年我們安全的保障。”懷特認為,中國的崛起很可能終結西方500年的主導地位。美國在亞洲獨霸的時代的終結,無異於澳戰略環境的根本變化,這在澳大利亞的歷史經驗中是前所未有的。
另一位澳大利亞重要戰略思想家艾倫•貝姆認為,對美國而不是中國的判斷,理應處於澳長期防務規劃的核心,“應對中國保持密切警惕,特別是其用主權基金控制我們資源業的企圖以及中國藍水海軍能力的提升。(作者:帕特里克•沃特斯,汪析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