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俄羅斯AL-31FN發動機。 |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環球網引述美國環球戰略網2011年10月11日載文稱,中國購買俄羅斯AL-31航空發動機的數量已經超過千台,今年又進行了幾筆新的採購。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希望擴大自己的現代化殲擊機部隊(殲-10和殲-11),並確保飛行員足夠的空中訓練以發展和保持作戰技能,而這無疑會加快發動機的耗損。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在發展噴氣發動機製造能力方面遭遇困難,儘管中國想讓自己的高端殲擊機擺脫對俄高性能發動機的依賴。
美媒文章稱,隨著來自俄羅斯空軍的訂單有所增加,俄羅斯AL-31發動機製造商今年不得不將生產量擴大了三分之一強,俄羅斯似乎也堅信中國短期內不會解決發動機製造問題。中國工程師在研發WS-10A發動機,俄羅斯稱這是AL-31的“複制版”。自冷戰結束以來,由於當時俄軍不再採購新軍備,俄軍工企業只得靠來自中國與印度的訂單維持運轉得以維續。現在隨著俄羅斯軍方的訂單增多,俄製造商對華態度趨於強硬。2010年,曾有消息稱透露殲-10將安裝國產WS-10A發動機,取代俄制AL-31FN發動機。但是今年,中國訂購了幾百台AL-31FN發動機,預計將在未來兩年接收。目前還沒有有關大規模使用WS-10A發動機的消息。
美媒文章稱,中國有人認為WS-10A發動機優於AL-31F,例如,大修時間由900小時增至1500小時,甚至2000小時。不過,中國一直沒有掌握高性能噴氣發動機的基本製造技術,WS-10A發動機尚存在可靠性問題。中國打算未來五年內擺脫對俄羅斯軍用飛機發動機的依賴,這表明中國發動機生產商仍有一段路要走。多年來,中國一直從俄羅斯進口兩款發動機,即350萬美元的AL-31和單價250萬美元的RD-93(米格-29戰鬥機所用RD-33的一個變型版)——後者加裝在中巴聯合研製的JF-17“梟龍”戰機之上。在同一項目中,中國還研發了WS-13,用以取代RD-93。
美媒文章稱,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仿制外國技術,最近十年,中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噴氣式發動機的製造能力。他們遇到了俄羅斯在發動機研發早期遇到的同樣問題,研發必要的發動機設計和製造技術非常困難,但中國具有一些優勢。首先,他們知道俄羅斯出錯的地方,所以可以避免許多這樣的錯誤;其次,中國能夠更好地接觸到西方的製造技術;最後,與前蘇聯不同,中國能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發動機製造能力;這比計劃經濟環境更高效。中國將殲-10戰機和WS-10A發動機視為一部分學習過程,而且也的確從錯誤中汲取了經驗教訓。不過,與商用飛機發動機相比,戰機發動機的研發更加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