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螞蟻部隊》的宣傳海報。圖中老人為奧村和一。 |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一支打著太陽旗的軍隊繼續燒殺劫掠,企圖阻止中國的解放。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由日本老兵奧村和一講述二戰後在華作戰經歷的紀錄片《螞蟻部隊》7月22日在日本上映,並引起巨大反響,觀眾被“我們像螞蟻那樣被戰爭的鐵蹄踐踏”的侵華日軍的陰暗過去所震撼。
閻錫山收編侵華日軍
該片揭示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二戰結束後,一支日軍部隊被上級命令繼續留在中國作戰,2600名官兵被編入閻錫山的部隊。在與人民解放軍的作戰中,該部隊有550人陣亡、700多人被俘。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段歷史真相,《國際先驅導報》尋訪到了對此做過深入研究的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葉昌綱。“抗日戰爭勝利後,某些侵華日軍仍然留戀‘大東亞共榮圈’的迷夢,不甘失敗,以種種形式繼續殘留在我國的北京、長春、青島、上海、杭州、漢口以至海南島等地。”葉昌綱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這些殘留日軍在我國解放戰爭時期,都在不同程度上捲入國民黨發動的反共戰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殘留山西的日軍就是一個典型。”
據葉昌綱介紹,早在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之前,日軍就已經產生了“賴”在山西的想法。日軍認為山西無論在政治、經濟抑或地形、資源方面都具有脫離其他省區而獨立的條件,“如果戰後日軍殘留山西,與控制山西的閻錫山勢力相結合,把山西置於獨立體制之下是完全可能的”。
據葉昌綱介紹,當時的侵華日軍山西派遣軍司令官澄田睬四郎和參謀長山岡道夫都有此想法。但真正出面運作此事的是日偽山西省政府顧問輔佐官城野宏等人。希望借助日軍搶奪抗戰果實的閻錫山也迫切希望日軍能“殘留”山西,所以當1945年8月15日到來之後,“閻日雙方便迫不及待地將日軍殘留山西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
雙方一拍即合,城野宏即命日偽軍就地駐防,確保佔領區,迎接閻錫山的到來,“萬勿將防地讓給共軍”。
當然,並非所有在山西的侵華日軍都願意留下來,其實大部都已“歸心似箭”。城野宏想盡各種方法勸說名義上已經成為戰俘的日軍及在華僑民繼續留在中國,他極力宣揚所謂復活軍國主義的可能性、日軍殘留山西的目的和意義,要日本人“臥薪嚐膽,為了複國而殘留”。他甚至派人到河北和北京,煽動那裏的日本人殘留山西。
《螞蟻部隊》一片稱大約有2600名官兵被編入閻錫山的部隊,據葉昌綱研究,實際上,截止1946年春,閻錫山留用的日本人除了軍人以外,還有技術人員和家屬,共約6000人。另外還有大量日偽軍也被閻錫山收編。據《山西文史資料》記載,閻錫山對所留用的日本士兵,不但發雙餉,而且在後來一律晉升為少尉或中尉。
對解放軍使用毒氣彈
閻日合流使得中國境內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出現一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即日軍投降一兩年了,依然看得到打著太陽旗的日軍在活動。
殘留日軍多次配合閻錫山部對解放區大肆掃蕩和襲擊,但在戰場上,這支士氣低落的部隊屢吃敗仗,隨著解放軍逐漸轉入戰略反攻態勢,日益吃緊的殘留日軍甚至建議閻錫山和蔣介石應從日本募集十萬名“義勇軍”。
據葉昌綱介紹,殘留日軍的一切企圖隨著1948年6月人民解放軍發動的晉中戰役化為泡影。在這次戰役中,閻日混合軍被殲達7萬餘人。加上在山西臨汾和忻州兩地被殲滅的,殘留山西的日軍死傷、被俘過半,幾近覆滅。
剩餘的殘留日軍作垂死掙扎,甚至慘無人道地對解放太原的解放軍使用了名為“聯二苯”的毒氣彈。但隨著太原的解放,最後的殘留山西日軍徹底覆滅。城野宏等日軍高層軍官一一被俘。
一隻自我揭露的“螞蟻”
《螞蟻部隊》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奧村和一的侵華日軍普通一兵。他於1944年應徵入伍,隨即被送到中國山西。影片顯示,在那場戰爭中,殺人是侵華日軍新兵的必修課,只有動作俐落才算合格,才能晉升。奧村和一第一次殺人十分害怕,他不知道自己殺的什麼人,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被殺死。他渾身發抖,閉著眼睛,用剌刀剌死三名無辜的中國人。奧村就這樣被訓練為合格的戰爭機器。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奧村成為殘留山西日軍的一員。
1947年,奧村和一被解放軍俘虜。上個世紀50年代被釋放後回到日本。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當他要求日本政府進行戰後補償時,當局卻以“因個人的志願留下,隨意繼續戰爭”為由拒絕給予戰後補償。戰後,對這一嚴重違反波茨坦宣言的陰謀,日本政府一直保持著沉默,殘留軍人被視為逃兵,回國後也受盡歧視。
為了讓“山西殘留”的歷史真相大白,奧村把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而且將自己親身經歷拍成紀錄片,以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
影片在7月22日上映後場場爆滿,很多人甚至買了站票進場觀看。奧村在首場放映結束後走上前臺與觀眾見面。他對觀眾說:“很多人認為二戰已是遙遠的過去,但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那或許就是祖父祖母們的親身經歷。年輕的一代可以去詢問自己的祖父母,嘗試接近這段歷史。不管歷史是什麼樣的,都不應該被遮遮掩掩地封存起來,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把正確的歷史告訴後代,否則自己死不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