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西河橋古鎮將傳承保護與整治建設有機結合,重現古道商埠江南水鄉。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烙印在腦子裡,把“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打造“綠色浙江”落實到行動上,15年來,浙江擘畫出美麗中國先行區的詩畫美景。
跳入清澈見底的小溪摸一顆青螄,垂髫孩兒的童年鮮活了;走在生機勃勃的田壟上望一望遠山如黛,耄耋老人的記憶鮮活了;迎來送往紛至沓來的八方遊客,青年人的夢想鮮活了。
曾幾何時,浙江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不斷增長的GDP背後,是不藍的天、不清的水、不綠的山,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到底是“先發展後保護”還是“用保護促發展”?15年前,浙江選擇了後者,“八八戰略”繪制了宏遠的藍圖,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烙印在腦子裡,把“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打造“綠色浙江”落實到行動上,走出了一條“綠色浙江”的發展大道。
綠水青山還複來
浙江的實踐證明,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一定可以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重現生態優勢。
從杭州向西北驅車80公里來到安吉,群山蒼翠、溪水潺潺、竹海綿延。餘村坐落於安吉,上世紀90年代卻完全不是這番景象。“上海一幢樓,餘村一座山”,村民們至今還記得當年開山挖礦的場景,這條致富路,一走就是十多年。
伴隨著開山的炮聲,村民們的腰包鼓了,但竹葉卻被漫天的煙塵熏沒了,因粉塵而染上肺疾的人也越來越多。“站著賺錢,躺在醫院裡花錢。”在經濟發展快車道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浙江人開始反思:這樣的發展究竟能持續多久?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餘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寥寥數語,背後的意義卻關乎發展方式的選擇、關乎人民群眾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