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就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分工定位、產業重點、合作機制等作出全面規劃,描畫了大灣區的發展藍圖。綱要打破地理空間和市場限制,為香港拓展了巨大的經濟腹地和發展機遇。如何解決體制機制障礙,敞開胸懷擁抱大灣區建設,抓住機遇,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增長點、注入新動力,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值得香港社會高度重視。
突破制度壁壘是關鍵
筆者去年曾在《信報》撰文指出,國際上幾大灣區各個城市之間並不存在制度和邊境的阻隔,區內人、貨、訊息、資金等四大要素“全流通”,而粵港澳是兩種制度、三個政府、三種關稅、三種貨幣,要素不能自由流通。我們的這種制度性障礙不容易克服。如果不能突破這種制度性壁壘,大灣區就只能是一個概念,不可能真正建成,最多就是過往粵港合作的加強版。據了解,筆者的這個意見受到有關方面關注。
事實上,中央高度重視破解大灣區建設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問題。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建設好大灣區,關鍵在創新。綱要特別強調創新驅動,改革引領,要求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促進各類要素在大灣區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中聯辦王志民主任也提出,要著力推動解決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障礙。
大項目為載體推進建設
我們在推進大灣區建設中,需要加強創新意識,要打開思路,鼓勵和支持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是要構建一套特別適用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特殊體制機制,盡可能實現灣區內的各類要素“全流通”。如果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合作與香港同其他省市之間的合作沒有分別,對粵港澳作出大灣區規劃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因此,我們需要大膽進行制度創新,為落實綱要創造有利的制度和體制機制條件。
綱要清楚列明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五個戰略定位: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五是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這五個戰略定位,既體現中央推動大灣區建設的戰略目標,也切合大灣區各城市的互補優勢和發展需要。應該肯定,這些戰略定位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也要看到,已經公布的綱要主要是大的方向定位。如何落實綱要,實現戰略定位,推動香港發展,還要靠各方面集思廣益。本人特別想強調的是,大項目是推動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部署啟動具有規模效益和輻射能力的大項目,可以直接帶動和加強粵港澳城市之間的深度合作,整體性推進大灣區建設。香港社會應該打開思路,重視研究規劃一些能夠達至三地互利共贏的大項目。
大灣區建設提出以後,香港出現了“是香港人還是大灣區人”的爭論。其實,在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我們應該說:既是香港人,也是大灣區人。我們要建設一個高度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大灣區,香港社會就需要確立大灣區意識,鼓勵港人敞開胸懷,滿懷熱情去擁抱大灣區建設這個大平台。
敞開胸懷擁抱大平台
過去,港人思考自身發展,通常只是以香港為平台。現在,港人謀劃未來,應該以整個大灣區為平台:港人的“本土市場”已不再局限於香港的700萬人口,而是大灣區的7000萬人口;港人的地域空間,也不再局限於香港的1100平方公里,而是大灣區的5.6萬平方公里。
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規模相當於英國、法國或意大利,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世界排名第11位,比澳洲還要大,與韓國差不多。對於有志向的港人來說,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提供了一個比我們香港本身大得多的平台。
港人需要確立大灣區意識,在大灣區這個大平台施展抱負;香港需要確立大灣區意識,在大灣區這個大平台再創輝煌!
本文作者系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
來源: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