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印度《金融快報》6月27日載文《中國成為西方的制衡力量》,摘要如下:
1978年經濟改革開始時,中國共産黨雄心勃勃地盤算把本國打造為世界經濟超級大國。當時公開宣布的意圖是使中國到20世紀末成為一個發達國家。30年後的今天,中國已成為經濟强國,近乎與美國並駕齊驅。這一切如何能夠發生?這是研究中國1978年後經濟發展戰略的主題。
從一開始,中國領導層就决心獲得全球市場和外資的好處,先是奠定經濟基礎,接著是加快增長,以沿海地區作為增長驅動力。這一點已眾所周知。
同樣,我們也熟悉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及其增長軌迹的走勢。這也無須細說。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經濟日益上升,我們開始辯論是否中國能夠維持增長勢頭,而未 能注意到中國領導層籌劃未來的堅韌不拔。
但中國經濟繼續一天天增長,在這個過程中,貿易盈餘、外國資本和美元儲備日積月累。當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以及隨後歐洲的危機滾雪球般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時,中國已不僅僅是一個增長迅速、國內生産總值高達3萬億美元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更重要的是,它的出口和外匯儲備已超過日本。
同時,中國增長迅猛的進口,正在亞洲內部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編織經濟紐帶,中國就處於中心位置。在這些國家看來,中國已經是它們的領袖和西方的制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