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鬆綁民資,利好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10:00:17  


民間資本期盼已久的“新36條” 終於出台了,而溫州民間投資協會會長周德文看完條例以後的感覺是,和2005年的“非公經濟36條”相比沒發現有太多的變化,但至少讓迷茫的民間資本看到了一些希望。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美國《僑報》5月16日載文《鬆綁民資,利好何在?》,文章說,中國國務院13日發布《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為民間投資掃清路障。這是中國政府自2005年首度出台“鬆綁民資”政策後的第二次發力,也是對近年來外界不斷爆出對中國“國進民退”質疑聲浪的一次正面回應,因而受到海內外輿論的關注和歡迎。

  自2008年秋季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北京當局持續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鐵公機”等基礎設施投入,先是推出四萬億刺激計劃,隨後啟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擴大交通、電力、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兩輪以政府和國有企業為主體的投資之後,中國經濟率先復甦。

  今次出台針對民間投資的新政策,也可被視為當局為中國經濟的持續企穩祭出又一招。大陸一些官員和學者認為,目前困擾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根源之一便是投資失衡。

  而這種失衡的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官方投資(包括國企的)活躍,民間投資冷淡,投資市場中的“跛腳”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國企資本無孔不入,民間資本被諸多政策綁死了手腳,許多領域對國企資本甚至外資都不設限,卻對民資亮“紅燈”,民間資本被擠到一些國資、外資不願玩的行業和領域,造成了中國資本配置的極度失衡,民間熱錢聚積如“火山”,遲早要爆發。加之官方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遲早要退出,誰來接棒成了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