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驚現中止發行第一股 |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英國《金融時報》6月12日載文《中國股市“長大了”》,摘要如下:
在中國股票市場的短暫歷史中,第一起首次公開發行(IPO)的失敗,正被視為市場成熟的象徵。但券商和分析師們警告稱,就成長階段而言,中國內地股市仍更接近於青春期、而非成年期,成長的痛苦或許會來得更為劇烈。
本周,小型汽車散熱器和暖風機生產商八菱科技(Nanning Baling)在詢價期間未能吸引到規定要求的20家詢價機構之後,放棄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3億人民幣(合4600萬美元)的計劃。
不久之前,在中國誰若有幸在上市前搭上IPO這趟車,就注定會一舉致富,因為股價在首日交易中通常會翻番。在充斥著內幕交易的市場上,首日交易中股價的飈升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例證:有關係的人看上去賺走了所有的錢。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眼看著這麼多現金旁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因此,中國政府在2009年開始改變規則。在一級市場上,中國證監會(CSRC)對允許大企業認購的股票比例加以限制,並要求發行方在IPO之前的估值上更加透明。
更重要的是,證監會在這一過程中讓自己後退了一大步,令投資者在確定估值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以往,證監會曾在一些發行個案中規定,發行價應定在20倍市盈率這一相對較低的水平,以此確保IPO順利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