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1日起,廣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7月29日載文《隨著中國繁榮發展,垃圾堆也在增大》,摘要如下:
他們不太可能是中國同垃圾作鬥爭戰役中的士兵:老婦人們翻撿垃圾桶尋找飲料罐和塑料瓶,老頭兒們拉著裝滿廢紙的手推車,他們通過尋找可循環利用的東西艱辛度日。
進口並處理西方垃圾生意做得不錯的中國如今對自產垃圾的快速增多似乎措手不及。畢竟這是個傳統上奉行節儉的國家,饑荒和物資匱乏仍是大多數人的鮮活記憶。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向前,作為繁榮發展副產品的垃圾也越堆越高。然而,除了拾荒者,幾乎還沒適當的辦法來對付垃圾。據經合組織的調查數據,香港正同世界發達經濟體進行生產垃圾競賽。去年每名香港人平均製造出的垃圾約有2000磅,其中1/4是食物垃圾。這超過了美國人,美國人均製造約1700磅垃圾。
“儘管政府在努力培育循環型企業,但企業規模遠遠滿足不了每天造出的垃圾量”,香港環保人士說。事實上,全中國的所有城市針對垃圾循環利用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才剛剛起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大城市裡,可回收垃圾箱隨處可見,但大多數都成了備用垃圾桶。市政工人沒有進行持續的分類收集。多數情況下,拾荒者做這項工作只是為了賺些錢。
作為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已建立起雄心勃勃的循環利用產業區以應對垃圾問題,但園區到目前還幾乎處於空置狀態。循環利用的項目之一是把玻璃瓶碾碎變成沙粒大小用於鋪設城市人行道。但只有為數不多的酒店和公共住房進行玻璃瓶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