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正日年輕的兒子金正恩,被推上朝鮮領導人的位置。 |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美國《僑報》12月20日載文《“後金正日”時代,美中當以“不變應萬變”》,摘要如下:
2011,這諸多國家“突變”的一年,在它行將作別的歲末,朝鮮以獨有的方式搭上了“突變”的末班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於12月17日,因心臟病突發,在列車上告別了他統治二十餘年的國度。兩天後,朝鮮播發了這一消息,舉世震動。他年輕的兒子金正恩,被推上了朝鮮領導人的位置,這一切,留給世界的是一連串的問號。
“八零後”的金正恩,正在因為他的年齡、資歷,使這個國家自身充滿了不確定性。他正式步入政壇,僅僅兩年時間,執政經驗明顯不足,這一點,相較於其父金正日執掌政權前已有二十餘年的政壇歷練,相差甚遠。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朝鮮是否能如訃告所言“忠於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領導”,政權是否能實現穩定過渡。從美國與亞太股票市場應聲下跌形勢看,外界最大的擔憂就莫過於朝鮮政治穩定性。
朝鮮的穩定,關乎地緣政治中的五個國家(韓、美、中、日、俄),其中尤與美中兩個大國關係密切。對美國而言,不願看到朝鮮動蕩,因為這有可能對其亞洲盟友韓國、日本構成較大威脅,而所謂“平壤核武庫”所帶來的安全問題更是憂心所在。對中國而言,不願看到朝鮮動蕩,因為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山水相連的鄰邦,它關係著中國的和平發展。更明顯的現實是,在2012美國大選、中國中共十八大召開當口,權力更迭都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