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羅維亞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聯合國駐利比裡亞特派團(聯利團)向中國第十二批赴利比裡亞維和部隊的558名官兵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圖為等待檢閱的授勛方隊。 |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美國之音2月5日報道《崛起使中國保持中立更加困難》,摘要如下:
中國長期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外交原則,在中國之外的爭議中力求中立。然而,中國在成為一個全球大國的時候發現自己要想繼續在國際爭端中置身事外變得越來越困難了。中國在聯合國維和使命中的角色發生了什麼變化?中國是否不得不在聯合國制定維和政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在1971年加入聯合國,但直到1990年北京才向中東派出了幾名觀察員,這是中國第一次參加聯合國維和使命。哈佛大學貝爾福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的研究員裡察德森說,自從那時起,北京一直不斷為聯合國維和任務作出貢獻。
裡察德森說:“中國參與維和使命的程度急劇增加,特別是考慮到中國目前所處的國際環境時這一點就更加明顯,因為 一方面國際上希望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但與此同時,中國又不能讓其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帶來負面的影響。”
在過去20年中,有兩萬多中國軍人和武警曾佩戴過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藍色貝雷帽。今天,約有兩千名中國維和人員在執行聯合國任務,這比任何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派出的維和人員都要多。裡察德森說:“中國非常看重維和任務。維和部隊是中國派駐在國外的唯一的部隊。在另一方面,我肯定不會是第一個指出這個事實的觀察人士,那就是派駐維和部隊是擴大中國軟實力影響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基於其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政策,北京從來沒有向其他國家派出過作戰部隊,甚至在類似達爾富爾人道災難發生時中國也按兵不動。中國僅僅派出了工程師、醫護人員和警察等輔助人員來協助聯合國在東帝汶和西撒哈拉國家等地的重建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