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2月10日載文《中海油的新收購戰略》,摘要如下:
加拿大政府日前宣布,批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簡稱中海油)以18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請。
加拿大政府同時批准了馬來西亞國有石油公司Petronas對該國天然氣公司Progress Energy Resources的收購。在對上述兩項收購批覆後,加拿大政府宣布,未來外國國企在收購加拿大自然資源企業方面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核。
中國人對於不要重複過往的錯誤有自己的成語:懲前毖後,其意思是“吸取所犯錯誤的教訓,避免以後再犯”。這個詞用在現在非常貼切。七年前,中海油也曾雄心勃勃地試圖收購一家美國企業,但遭到了斷然拒絕。
2005年,雪佛龍(Chevron)對美國第九大石油企業優尼科(Unocal)發出了作價167億美元(不包括債務)的收購要約。雖然中海油在美國的知名度不高,但其憑借18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一舉壓過了雪佛龍(Chevron)。中海油這一出人意料的舉措令所有人都頗感震驚。能源公司的高管們吃驚地意識到,中國尋求自然資源的觸角竟然伸展得如此迅速、如此廣泛。美國監管當局在這一被他們視為具有攻擊性的中國收購方面前則陷入了一種誇張的癲狂狀態。而此前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的雪佛龍則被迫處於守勢。
雪佛龍組織了一波規模龐大的游說活動,其影響遍及整個華盛頓並促使美國國會召開聽證會。而中海油則未能給出強有力的理由證明其收購要約的合理性,或使美國方面確信其收購動機是善意的。
美國眾議院迅速通過了一項非強制性決議,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迅速就中海油要約收購優尼科一事展開調查,並稱該交易“可能危及美國國家安全”。中海油未等調查得出結論就撤銷了收購要約,將價錢加到174億美元的雪佛龍因此得以完成對優尼科的收購。
中海油及其許多顧問對於此次慘敗記憶猶新。一名駐紐約的資深併購律師表示:“中海油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有些交易他們永遠無法達成,但仍有一些交易是他們能夠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