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英國《經濟學家》8月24日載文《金剛與金蛋》,摘要如下:
外資公司喜歡抱怨在中國做生意的是是非非:遊戲規則不利於它們,中國本土企業腐敗,政府卻總是對外企施壓。但在這些牢騷背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跨國公司在華遭遇障礙,但與日韓處於同一經濟發展階段時所實施的保護主義措施相比,中國在張開雙臂歡迎它們。
儘管如此,近來打擊跨國公司及其相關人員的一系列行動仍引發對於排外負面效應的擔憂。目前外國科技公司擔心,它們可能是下一個。去年華為被美國政客以未經證實的間諜指控列入黑名單,讓中國民眾氣憤。斯諾登披露美對華監控範圍之廣後,中國人更加激動。媒體此後一直呼籲驅逐思科和其他美國知名科技公司,並將其稱為“八大金剛”。榮鼎咨詢公司警告:這將給外資公司在第二大經濟體的運營帶來深遠影響。
那麼,北京真打算趕跑外國人嗎?不太可能。透過官媒對貪婪外國人的大肆報道,其背後似乎存在一系列動機。
中國消費者對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感到不滿。政府十分關注民意,似乎正上演一出喧囂的反壟斷秀。但外企並非唯一目標,最近針對涉嫌操縱價格的珠寶商和白酒製造商的行動指向中國本土企業。反壟斷執法機關還承諾,將對國內公司占統治地位的電信業和銀行業採取強硬行動。高額醫療開支令中國民眾憤怒,批評醫藥業腐敗。通過打擊外國制藥公司的行賄行為,北京同樣在履行懲治腐敗的承諾。
在一些與外企激烈競爭的行業,中國本土公司正掙扎求生存。儘管打擊外資公司短期內會給本土跛腳鴨企業提供支持,但也可能這是有關機構在樹立先例,軟化民意,最終將目標對准本土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