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場革命後,烏克蘭東部俄化較深的頓涅茨克等地區多個城市,爆發俄語公民抗議,不少人舉著俄羅斯國旗,要求普京幹涉。 |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美國之音電台3月6日報道《烏克蘭危機讓中俄成“精神盟友”》,摘要如下:
自從烏克蘭局勢惡化以來,中國跟俄羅斯之間的斡旋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專家認為,烏克蘭事件使中俄結成精神盟友。
4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雙邊關係和烏克蘭局勢通電話之後,克里姆林宮新聞處發布消息稱,普京和習近平“以相近的立場”討論了目前烏克蘭極其複雜的局勢。而中國外交部當天發布的會談消息卻根本沒有雙方立場相近的字樣。
要弄清兩國官方對習近平和普京這次會談的評估為何有這樣明顯的差距,就需要回顧和分析一下兩位元首在會談中究竟談了什麼。
中國外交部公布的談話內容,主要是這麼一段話: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當前,形勢高度複雜、高度敏感,牽動地區局勢和國際全局。相信俄方能同各方協調,推動問題得到政治解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中方支持國際社會有利於緩和局勢的建議和斡旋的努力。
這段話共有四句。美國主要媒體都注意到第三句和第四句反映了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立場和中國的關切。中國關心的是該地區的“和平穩定”,為此,習近平支持有關各方為緩和緊張局勢進行外交、政治努力。
中國希望穩定烏克蘭局勢的原因是,中國在這個東歐國家有著重大的經濟利益。據估計,僅僅在最近兩年,中國在烏克蘭的投資就有兩百億美元左右。此外,烏克蘭還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武器技術供應國。烏克蘭局勢持續混亂必然威脅中國的投資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