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應以“改革指標”作為經濟指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9 09:07:06


7月7日,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吊車在吊運生產下綫的連鑄大圓坯。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5%。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10月21日,內地報告稱經濟增速降至五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7.3%的增速引發了對於國家經濟前景的新擔憂,並導致更多有關今後數月和數年內經濟增長將進一步走軟的預測。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7日載文《是時候讓經濟接受新改革指標的測試了》,文章說,在同一天,李克強總理仍保持樂觀態度,他對多位外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說,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

  他表示,“改革催生的新發展動力”加快了成長,但他也提醒說,外部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和困難依然不小,改革措施充分見效還需一個過程。

  這些話概括了中國領導層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方面,他們一再表示,鑒於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債務水平不斷上升以及環境退化變本加厲,過去30年的兩位數增長再也無法持續。經濟增長放緩將為產業合併和痛苦的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一個急需的機遇,以便把經濟納入更為健康的軌道。

  另一方面,許多經濟學家擔心,中國在實行從根本上改革經濟以形成新的增長引擎的計劃時行動得不夠快。

  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現在是時候用一項新的改革指標來代替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關鍵的經濟指針,從而激勵官員和企業推動優質和更高效的經濟增長。

  不過中國的GDP數字從來都談不上可靠,因為人們會嚴重竄改這些數字。在過去30年裡,地方官員採取了把追逐GDP增長置於其他任何事情之上的大膽做法,因為他們的個人政績取決於這些增長數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