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建設性模糊”有助中日改善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09:26:50


2014年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應約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安倍政府目前面臨兩大重要任務:通過“安倍經濟學”戰勝通貨緊縮,以及在安倍與習近平最近的會晤之後真正地改善日中關係。

  《日本時報》2月23日載文《同意存在分歧的藝術》,文章說,至於第二項任務,去年11月在安倍與習近平會晤前,日中政府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間隙發表了“四點原則共識”。

  這一共識的第三點是,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簡言之,日本和中國“同意在東海緊張局勢方面存在分歧”。

  自1972年日本和中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以來,雙方就同意擱置釣魚島的主權爭議,“留待子孫後代解決”。這實際上就相當於雙方採取“既不妥協也不使事態升級”的擱置政策。

  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對海洋與日俱增的戰略意圖。中國開始認識到東海(以及南海)對於其國家利益至關重要。中國現在尋求一種長期的、咄咄逼人的海上戰略,以邊緣化日本、削弱日美聯盟以及將美國趕出西太平洋地區。

  自2008年12月以來,中國通過定期在釣魚島附近部署船只來顯示其軍事存在。誰都無法保證,這種情形不會在某個時刻引發軍事衝突。中國官員在2010年一個地區論壇上曾表示,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是事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