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鬧”(漫畫) |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近日,“中國游客大鬧曼穀機場”的視頻引爆網絡,再次引發對國人海外不文明行為的討論。視頻中,多名游客因航班延誤在泰國廊曼機場進行抗議,甚至集體唱起了國歌。
美國《僑報》9月8日載文《文明的修養并非一日之功》,文章說,目前,事件雙方仍各執一詞,在事情沒有完全調查清楚前,判斷孰是孰非并不合適。畢竟,事發航班延誤9個多小時,如果沒有正當的解釋,乘客不滿也是情有可原。況且,據媒體後續調查,幾位當事人稱,由於雙方溝通問題,機場方面將機場候機室鎖上,并調低室內溫度,用低溫逼游客離開;旅行團領隊在因安排住宿收取護照時被理解為扣留護照;泰國警方介入時,中國游客才唱起國歌表示維權。
但事件甫出,輿論就急於扣上“鬧事”和“丟人”的標簽,緣由何在?不得不承認,近年來,隨著境外游的興起,中國游客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在西餐廳大呼小叫、坐在景點文物上拍照、與空乘人員發聲衝突……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個案,傷害了中國公民在國際社會上的整體形象和聲譽,甚至損害了本應享有的權益。一些景區開始“談中國客而色變”,甚至實行拒收等歧視規定。
大多數的衝突或是因為於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衝,比如,中國人就餐是合餐制,講究熱鬧;西方人就餐是分餐制,講究安靜。但在現今社會,中國公民的文明程度遠沒有與經濟發展速度完全匹配,闖紅燈、不排隊、以暴制暴等行為時有發生。想要樹立中國人的文明形象,一是培養國人在本土的文明素養,讓他們接受并學會依據現代文明規則、運用規則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利害衝突;二是讓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尤其對於出境游的中國公民,應該熟悉目的地的相關資訊,做到心中有數的旅行,減少因無知造成的尷尬。
文明的修養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公民教育和訓練。中國經歷了漫長的農耕社會,幾乎是跨越式地進入現代文明,文化內核的相對滯後更加凸顯。因此,中國需要做的是訓練國人對現代社會文明規則的認同。如果形成一種規則共識下的行為習慣,那麼不論中國人身處國內還是國外,都會獲得認可;反之,如果總是懷著“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心理,只會被視作“野蠻人”的行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