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智庫“大躍進”。政府、大學和非政府機構都在趨之若鶩地增加和成立新智庫。為響應政府建設50至100個“特色鮮明”的高端智庫號召,現有智庫都在迅速推出改革和重建計劃,而新智庫也如雨後春笋般湧現。
美國《福布斯》9月28日載文《中國的智庫“大躍進”》,文章說,這種“智庫熱”源於中國領導人對本國缺乏有國際影響的智庫的擔憂。盡管中國有2500多家所謂的“智庫”,但僅有426家躋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公布的)《2013年全球智庫發展報告》,僅有6家排名世界前100位。隨著國內外環境迅速變化,中國的智庫發現越來越難以滿足決策者與日俱增的需求。
中國缺乏享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智庫,可歸咎於上世紀50年代引進的蘇式智庫管理體系。在這些智庫中,研究人員除向政府提供有關政策事務的建議外,與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并無區別。從業務角度來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這些智庫的政策研究和論述開始擺脫正統意識形態指示,轉向更偏重實證的中立分析。從組織架構來看,它們大多為政府編制,資金和管理仍受控於政府。此類智庫可通過“內參”和專家咨詢等渠道對決策過程發揮特殊影響力,但其作用受限於開展政府指定的研究項目,以及利用研究成果傳播和支撑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但這不僅使中國智庫遭遇公信力問題,還縮小了其政策建議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