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外景。 |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從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11日發布的10月份主要經濟統計數據看,生產和投資均萎靡不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大。產品價格下滑導致生產減少和投資放緩,拉低經濟增長的惡性循環仍在持續。消費者湧向了以低價作為賣點的網絡購物,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難以如願提高。中國經濟已開始呈現通貨緊縮的跡象。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2日載文《中國聽到通貨緊縮腳步聲》,文章說,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月增長5.6%,增速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這一水平與創出2008年11月以來最低增速的今年3月相同。此外,從顯示企業生產活動活躍程度的發電量數據看,降幅達到3.2%,相比上月有所加大。生產低迷所體現的中國經濟減速仍在持續。
“我打算從公司辭職,開一家四川菜館。已經放棄買房”,在河南一家國有煤礦公司擔任管理人員的一名37歲男性感到無奈。這是因為在去年之前,年收入曾達到30萬元以上,但在今年春節以後,每月只能拿到不到2千元的基本工資。
在其年收入減少90%以上的悲劇的背後,存在著襲擊中國制造業的通貨緊縮壓力。煤炭國內價格在過去1年半時間裡下跌了約2成,減產情況相繼出現。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跌了5.9%,連續44個月低於上年,原本就面臨產能過剩的鋼材和水泥等的產量更是持續低於上年。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為了緩解企業的困境,先後進行了降息,但企業的貸款利率并非迅速下降。實際債務負擔出現增加的企業還在減少投資,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僅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增速與1~9月相比下降0.1個百分點。這一水平僅為去年全年增速的60%多。
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3%,雖然并非所謂的通貨緊縮,但大幅低於中國政府今年設想的3%的通貨膨脹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