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發布的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2%,延續了出口負增長的態勢。 |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前幾天發布的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2%,延續了出口負增長的態勢。有關出口弱勢的原因既有國際需求縮減說,也有中國國內成本上升導致的國際生產轉移的分析。更有從美國市場上看到“越南制造”、“印度制造”的增加來說明“中國制造”在美國陷入低端困局難突圍”、以及“加工出口的持續萎縮,導致出口發動機熄火”等各種版本在網上流行。再加上發達國家致力於重整制造業,提出讓制造業回流等論調,中國國內對“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變化憂心忡忡。
《日本經濟新聞》2月18日載文《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衰落了嗎》,文章說,確實在歐美日日常消費品市場上,隨著跨國企業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新興國家開設生產基地或委托當地OEM生產後返銷歐美日市場的產品增加,“中國制造”的地位相對下滑。如美國的服裝進口市場中中國的市場占有率由2010年的40.7%下降到2015年的37.3%,同期東盟的市場占有率從21.9%上升到24.4%。而日本服裝類進口市場的占有率變化更大。中國的占有率從2010年的82.2%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67.0%,而同期東盟的份額從8.8%上升到21.6%。
盡管中國服裝產品在美日市場的總量在增加,但是增長的幅度明顯低於其他成本更低的東盟國家。跨國品牌企業將部分生產基地或委托生產轉移出中國,而中國國內企業的品牌產品還難以替代撑起出口的脊梁是衆所周知的主要因素。
但是,各國之間勞動力成本、稅率(所得稅•關稅等)/匯率、環境資源成本/社會保障等成本因素的變化對尋求低成本的企業來說是產地選擇的重要因素,同時勞動生產率、供應鏈、人才供應能力、基礎設施、政府的服務效率、生產地的國內市場魅力、乃之文化的適應能力及國家關系等也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決策。由於影響投資或生產地決策的因素很多,媒體等常用工資及匯率等容易得到的數據來簡單代替企業產地決策因素,容易得出“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衰落的結論。
人民幣升值、員工工資快速上升對“中國制造”成本競爭力的壓力可想而知。相反,按亞洲生產率組織(APO)的研究數據“APO Productivity Data Book”來看,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平均高於處於競爭關系的東南亞國家6%左右;另外公信度較高的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體的“營商便利度”(Doing Business)調查評價結果(2015年)來看,盡管中國位於84位改善的空間非常大,但是好於越南90位、印尼109位、印度130位。另外,中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也從簡單的勞動密集(如服裝加工)向複雜的勞動密集型(如旅行箱包制造等)、技術資本密集型(如機電產品的零部件生產、化工產品、原材料加工產品等)以及能發揮產業聚集優勢的產品(如機電產品等)升級。目前,除部分簡單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從中國轉出以外,還沒有客觀的數據能證明跨國企業及國內企業有大量轉移出中國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