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公司收購的比雷埃夫斯港,使中國旨在打造現代絲綢之路以連接中國、中亞和歐洲的宏偉計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圖為2017年5月7日,中遠海運的貨船駛出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碼頭。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理應是全方位的,而非僅限於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項目。18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行的聯會會議上,專家們得出了上述結論。
據塔斯社9月18日報道,“一帶一路”是俄中發展夥伴關系的新支柱。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經濟理論處負責人謝爾蓋•阿豐采夫認為,中方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要實現真正對接,尚存若幹障礙。首先,在詮釋“一帶一路”概念時,人們傾向於認為它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項目,“但并不能以偏概全,視之為該倡議的全部內容”。
在他看來,第二大障礙體現在國家間層面上,我們偏重於討論國有企業參與的大型甚至是巨無霸項目,它們需要數以億計的投資,其實,兩國實業界同樣能够找到對接點并展開卓有成效的合作。
阿豐采夫指出,高科技領域的合作目前并不受追捧,“對俄方而言,它能够切實解決提升非原料產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這一當務之急,而中方也能進一步提升出口潛力”。他強調,這一對接方向最具前景,因為“目前歐亞經濟聯盟正與第三方國家醞釀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為此提供了契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提到遠東,稱之為落實聯合項目最具前景的平台。他深信,俄中在當地的邊境合作不僅有利於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和中國,還能令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從對接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