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2月2日,特蕾莎•梅在上海參觀豫園,同孩子們一起剪紙。 |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地中海波克羅勒島上一個新開辦的藝術博物館,實行與亞洲廟宇類似的進門規則。要想進入該館一睹世界上一些最大牌藝術家的作品,來客要先脫掉鞋襪,啜飲一小口草藥飲品以消除內心雜念。“這就像一次精神靜修”,這家博物館——卡米尼亞克基金會——的負責人查爾斯•卡米尼亞克如是說。上月開始對外開放的這座博物館,收藏有一些最著名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中國藝術家張洹、王克平等人的畫作和雕刻作品。
香港《南華早報》7月24日載文《中國崛起正在歐洲推動亞洲藝術複興?》,文章說,這并非首家展現亞洲元素藝術的歐洲藝術機構。歐洲藝術界和各地博物館,如今對亞洲古典和當代藝術的興趣正日漸上升,隨著中國等國的吸引力逐漸超越經濟領域,歐洲的業內機構正紛紛與亞洲同行形成更密切關系。
“與10年前相比,歐洲各藝術機構的亞洲藏品增加,如今已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每個人都遠比以前更意識到中國正在冉冉上升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全球在綫雜志《燃點》出品人克裡斯托弗•莫爾說,如今西方觀衆已對東亞藝術文化表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例如過去5年來,該雜志的國際訂閱用戶增長150%,而西歐讀者是關鍵推動力。“這與西方對中國及其藝術的日益好奇有關”,他說西方收藏家對東亞尤其是中國越來越感興趣,且受到啓發。這開始對藝術機構產生一種流動效應,無論私立還是大型公共博物館。”
柏林弗爾睿典藏美術館是最著名的展現亞洲藝術的歐洲私立博物館之一,既有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也展示從漢朝到清朝的中國古代家具,還有表現中國皇室貴族生活的“品香室”。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正新建東亞畫廊并將於明年開放。有關負責人說,(西方以前)對亞洲文化存在許多成見……(但如今)意識到中國正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核心角色,因此對亞洲尤其是東亞的興趣與日俱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