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集裝箱貨船停靠在山東青島的一處港口(美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不久前,美國政府出台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引發國際社會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的擔憂。一些西方輿論也趁機炒作中國市場不够開放,指責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破壞國際貿易體系。針對美方的錯誤舉動和部分輿論的誤解,中國政府專門發布了《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在此,我想強調三點:
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4日載文《中國不容叢林法則破壞國際貿易體系》,文章說,首先,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不僅符合自身國情,也認真履行了國際承諾。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外開放都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而是建立在符合自身國情基礎之上,中國也不例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17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有8643美元,排在世界第71位,大概相當於美國七分之一,英國五分之一,中國是名符其實的發展中國家。十多年前,我曾在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甘肅擔任省長助理,到過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中國現在仍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8000多萬殘疾人,每年需要解決1500萬人的就業。但即使這樣,中國對外開放并未降低標准,而是不折不扣兌現了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以貨物貿易為例,中國關稅總水平早在2010年就已由2001年的15.3%降至9.8%,此後中國繼續自主降低關稅,到2015年中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水平僅有4.4%,明顯低於很多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已接近美國2.4%和歐盟3%的水平。在世貿組織12大類服務部門的160多項分部門中,中國已經開放9大類的100項,接近發達成員平均開放108項,遠超發展中國家的54項。
第二,中國融入國際貿易體系不僅使自身受益,也使國際社會受益。中國2001年入世以來,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躍升至世界第二。在此期間,中國低成本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與國際資本、技術相結合,迅速形成巨大生產能力,推動了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發展,促進了世界經濟增長。2002年以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穩居第一。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促貿援助”活動,通過提供無息貸款、人員培訓等,幫助提高最不發達國家參與全球貿易的能力。未來15年,中國還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今年11月中國將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再次彰顯中國以實際行動造福世界的決心。
第三,中國不僅是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捍衛者,也是積極促進者。美國一味強調“公平貿易”,追求絕對“對等開放”,實質上否定了各國發展階段、資源禀賦和優勢產業的客觀差異,無視發展中國家發展權,勢必會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產業造成衝擊,造成更大範圍的不公平。美國的所作所為從根本上背離了世界貿易組織最惠國待遇和非歧視性原則,使國際多邊貿易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使世界貿易組織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