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裏?福勒爾(左)在種子庫裏。 |
據德國《明鏡週刊》23日報道,全世界最大的種子庫正在北極圈斯匹次卑爾根島的永久凍土帶上進行建設。數萬種不同農作物品種的種子將儲存在那裏,包括小麥、玉米、豆類等,即便核戰爭爆發,種子庫也會毫髮無損。眾多農作物未來的命運或許都掌握在它的手中。
●走進世界頭號種子庫
卡裏•福勒打開咯吱咯吱作響的木門,進入地下倉庫,此刻,一股冷風迎面而來。倉庫聞上去有一股石頭的氣味。這位美國農業專家低聲說:“門後藏著可是一個大寶藏。”他身穿藍色的礦工服。福勒調調了頭頂的礦燈,說:“部分人類遺產就保存在這個隧道內。我指的是,能給我們帶來食物和財富的、有著數萬年曆史的遺產。”一開始,他進入通道時,周圍一片漆黑。不久,通過他的手電筒亮光,看到岩石正面閃閃發光的晶體,岩石上還覆蓋著薄薄幾層黑煤。
福勒又穿行了400米,經過兩個木門,最終來到了目的地:一個依靠在木梁的容器。在由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贊助的一個項目中,這個荒涼的地方將逐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種子庫。一旦建設完成,這個位於北冰洋斯匹次卑爾根島上的種子庫將保存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個不同品種的作物種子,無論是小麥、高粱、豌豆,還是飼料玉米,該項目的贊助商們希望,保存在斯匹次卑爾根島永凍土地下400米處隧道中的種子將存在數百年,或許可以挽救人類自身發展。
●發生核戰爭也能倖存
福勒說:“種子庫的設計甚至能承受住核戰爭的打擊。”專家戲稱其為“世界末日倉庫”。福勒花了多年時間才發現北極圈是建設世界植物基因庫的理想地點。保存這些種子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它們的溫度永不能超過3至4攝氏度(37至39華氏度)以上。儘管種子被裝在鋁殼內,但周圍環境必須保持乾燥。福勒說,超過6%的相對濕度就會導致種子發芽,“種子會因此遭到毀壞”,這對我們的後代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由於氣候乾燥寒冷,北極圈因此成為理想的種子儲存地點。即便人工冷泉系統意外出現故障,也不會對倉庫中的種子構成任何威脅。鑒於斯匹次卑爾根的氣候和交通相對便利,這使它成為理想的儲存地點。種子庫位於一個廢棄不用的煤礦,那裏距斯匹次卑爾根機場不遠,新種子可以通過預定航班從世界各地運到這個機場。航空交通便捷對這一項目尤其重要,因為每種種子樣本在保存了數十年後,必須被種在實驗室中。接著,從新作物收穫的新種子會被帶回到斯匹次卑爾根再保存起來。
該項目耗資數百萬歐元,由包括德國內在的一些工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儘管世界各地已建立有許多種子庫,但多數只用於保存某種作物的種子。例如,菲律賓建有一個水稻庫,哥倫比亞有一個豆子庫,墨西哥有個玉米庫。上述種子庫保存的種子種類都不全,且任何一個在安全性方面都無法同斯匹次卑爾根的種子庫相媲美。福勒說:“我們小心翼翼地看護失修圖書館中的藏書,投資數十億用於保護歷史建築和藝術品。但迄今幾乎沒有人對我們的農業遺產給予任何關注。”這種忽視農業遺產的後果是破壞性的。例如,在19世紀存在於美國的7100個蘋果品種中,現在已有6800個品種消失。(來源: 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