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風、夏暑、秋燥、冬寒,這是一年四季自然界代表的節氣。秋天秋高氣爽,但雨水漸少、氣候幹燥。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燥”。
燥就是秋的主氣,這是因為入秋後,雖然暑熱漸退,但主令的秋燥日益明顯。不僅秋陽似火,而且秋風又性燥,易耗傷津液,使人咽幹鼻燥、口幹唇裂、皮膚幹裂,或有人出現咽癢,頻繁的痙攣性咳嗽,少痰,伴見血絲等症狀,還有不少人會有便秘、便幹難解,甚則痔瘡出血,皮膚幹澀等——這都是“秋燥”的典型表現。所以,秋季的保養應以防燥為中心,以潤燥為大法,以“收”為主導。
秋季防秋燥,“燥”乃幹澀之病邪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分為“涼燥”、“溫燥”兩種類型。
涼燥: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幹燥的現象,如唇燥溢幹、幹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幹痛,舌苔薄白而幹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症狀。
溫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病,是秋燥之偏於熱者。表現初起頭痛身熱、幹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幹痛、鼻幹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兩者的共同表現為皮膚幹燥甚至皸裂、脫屑,口唇、鼻孔、咽喉幹燥,口渴飲水,舌苔幹燥,大便幹燥,或見幹咳少痰,痰黏難咯,小便短黃,脈象偏浮等。(摘自《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