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廉:經續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找麻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7 10:40:29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臺灣中原大學企管系講座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高孔廉今天在聯合報撰文指出,昨天許多報紙頭條新聞報道“經續會封殺兩岸經貿”,認為原先大家所期待的兩岸經貿利多將不列入經續會討論,但他以為關鍵應是決策當局究竟有無遠見及前瞻看法,有勇有謀的領導人仍然可以朝向開放施政。

  文章說,經續會並不是體制內會議,正如五年前的經發會不具約束力,行政部門根本是選擇性執行,以兩岸組結論最為明顯,如果當年經發會共識徹底落實,則早已開放直航,陸資也入台投資了,觀光客也能直接入台。事實上政府如果有意將兩岸經貿朝開放方向發展,根本無須召開經續會,這個會議可說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找麻煩。

  文章指出,反對開放兩岸經貿的人常舉的理由是因為台商赴大陸投資排擠了在台投資,甚至因而降低就業,但這是倒因為果。經濟問題的複雜性,實不能如此簡化。

  第一,台商出外投資主要原因是台灣投資環境惡化,缺乏投資機會,事實上台灣銀行體系資金過剩高達四點三兆。企業沒有機會,不敢投資,資金當然剩餘,沒有排擠的問題。而世界著名的競爭力評估機構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及世界經濟論壇均指出,影響台灣經濟競爭力的因素中,政策穩定、官僚效率、財政赤字、司法獨立等政府因素,才是企業不敢投資的原因。

  第二,台灣由於工資成本的上升,以致許多製造業,特別是代工的業者,由於境外買主要求,不得不移轉生產基地,如果他們不外移,唯一的結果是倒閉關廠,造成全部員工失業,但外移則至少中高階管理及技術人員仍有工作機會。據估計大陸台商僱用的台灣幹部及眷屬約有百萬人,這些人如果留在台灣會造成更嚴重的失業。

  當然基層勞工的失業是事實,問題是政策上應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例如開放大陸觀光客,其相關周邊產業,包括旅館、餐飲、交通運輸、禮品等業即可增加許多就業;又如開放直航,則海空轉運中心即可增加許多就業機會;而目前政策在推動的“自由貿易港區”,如無直航的配合,其成功的機會實屬渺茫。

  文章說,台灣是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系,政府過度干預企業經營,限制其發展,實即等於鎖島,因為“小對大”的限制並不能達到“大對小”的制裁效果,反而處處自我設限,喪失先機。同時在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中,軍公教及公營企業就業人數比例絕對是少數,多數是要靠民營企業僱用,而民營企業只有獲利才能增加僱用,否則就會關門大吉,造成更多的失業。

  文章強調,如果台當局一定要管制企業的投資,最徹底有效的方法是把所有民營企業收歸“國營”,則投資多少,投資何地,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絕不會違反政策,但這是臺灣要的嗎?經濟問題只能經濟手段解決,行政干預註定是徒勞無功的。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