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中全會將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 |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即將召開的中共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將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可以預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理念將得到更加系統的闡釋,更多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的措施將會陸續出台。
大公報綜合新華社消息報道,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它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這也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2005年2月,將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上升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高度後,中共在構建和諧社會實踐中的再次總結和提升。
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嚴文翰說,中共在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和目標,六中全會則把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更多地從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著手,消除各種危害公共利益的不利因素,營造促進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和機制。
但中共在實現社會公正目標的同時,並不願意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相反,中共希望在鼓勵市場競爭與實現社會公正間尋求制度性和機制性的平衡,一方面強調相互競爭提高效率,一方面強調社會公正。前者的實現主要依靠市場力量,而後者的實現,則需要中共的堅強領導。
中共社科院資深研究員陸學藝指出,要實現市場競爭與社會公正同步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當前不合理的體制問題,建立相應的政策制度環境,同時採取措施抑制和防範“特殊利益集團”衍生,以免其損害公眾利益和破壞社會和諧。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主任吳忠民認為,要維護社會公正,必須轉變政府職能。他說,胡錦濤將社會公正提升到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預示著中國政府職能定位的回升。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政府扮演著全能型政府的角色,開放以後則扮演著經濟型政府的角色,如今,政府的主要職能轉向維護社會公正上。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共提出“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就是對1993年以來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主要原則的經濟型政府的重要調整。
近年來,中國已經採取或準備採取免徵農業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完善農村社保體系建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邁出了提高發展質量的步伐。陸學藝認為,政府職能還將繼續轉變,最終政府將成為“仲裁者”、“服務者”和“監管者”,而不是任何局部狹隘利益的代言人。
陸學藝說,今後,政府將主要靠制度和民主程序來協調利益關係、調控利益矛盾,讓各利益主體在同一平台博弈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同時,將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壟斷,鼓勵公平競爭,鏟除滋生腐敗和“特殊利益集團的土壤”。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社會體制改革遠遠落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後面。今後的政策制度環境建設將圍繞以下幾個重點展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機會均等的發展機制;通過政府稅收實現再分配,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務,促進公平發展;強化社會責任,提高社會認同,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和諧社會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