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今天發表署名陳冰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共正進入一個“強力作為”的時期,美國的“中國威脅論”逐漸變成“祝中國成功”。
文章說,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前,一扇向過去道別的門重重地關上。關在門外的是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以及其他只為自己謀利的官員們,而能夠領導全社會“誠實勞動、勤奮創業”的革新者才有資格拿到入場券。
文章認為,如果把“十一五”發展計劃的紮實,處理國際事務的日漸大氣,反腐力度的不斷強化,中央部委數十個調研組分赴各國考察社會分配、福利制度、勞資關系、突發應急措施等等聯系起來,那麼,陳良宇案也許可以被看作中國進入“強力作為”時代的標志。
文章注意到溫家寶在國慶57周年招待會上對改革開放“只會前進,不會倒退”的誓言,對“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強調,《人民日報》社論對“我們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動員,認為這些都顯示新一代領導人不會錯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文章分析說,從1949年到1956年間的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引領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大多數人在新社會的建設和財富分配中獲益,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而1978年到1989年的全方位改革開放,中共領導人民解放思想,確立市場經濟體制,把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帶入世界舞台,老百姓的生活在解決溫飽後向“小康”過渡。目前則是要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現代國家的常理常識和科學發展觀,來創造性地建構新型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以適應全球化時代的需要,使中國成為不僅讓世界看重而且被世界尊重的大國。
文章指出,胡錦濤、溫家寶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共領導人,已有別開生面的作為。中國最近幾年在外交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與美國、歐盟、俄羅斯等“龐然大物”以不卑不亢的姿態保持著平等而順暢的關系外,中國還把外交觸須伸向全球各個角落,與南美、非洲、南亞、中亞國家建立起具有互惠互利實質內容的政治、經濟、貿易新關系,目前正滲透中東地區,一個真正覆蓋地球村的全球化戰略格局已初步形成。
文章認為,新一代領導人在外交上有兩大特征:一是在對未來預見的基礎上主動出擊,二是用具體的外交行動體現“和諧世界”的文化理念。這些努力的結果是美國的“中國威脅論”逐漸變成“祝中國成功”,日本新首相就職後便發出改善中日關系的信號,很多過去視中國為“競爭對象”的國家現在改口為“戰略伙伴”。
文章說,外交上的成就顯示了新一代領導人的魄力和執政風范,現在正向國內事務“攻堅”。其實,內政上的諸多“實際行動”已在為“和諧社會”理論做著詮釋。
文章作者提及自己最近到紅軍過雪山草地的川西北高原考察,那裡的生活條件依然很差,貧困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但藏、羌、回、漢各族的孩子們讀完初中基本上不成問題,不僅學費、書本費全免,困難家庭的孩子還可以得到每月60元、40元、2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學校是各縣鄉最好的建築,絕大多數是寄宿制學校,有的學校甚至配有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員。老師們擔心的不是沒有條件教學,而是怕學生不來念書。這種變化實在讓人驚喜。
文章說,中國在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公共設施、公用事業等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均有所起色。最低工資制的推廣,社保基金制度的建立,公共交通的改善,對農民工欠薪問題的整治,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資等等,都是平抑貧富差距的舉措。
文章表示,最近大陸媒體熱烈報道醫療改革大方案,聲稱11個部位組成的醫療制度改革協調小組已開始運作,將按照“英國模式”建立由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基本醫療的新醫療制度。“英國模式”有很多弊端,但讓全民平等享受基本醫療的指導思想無疑是大快民心的大動作。
文章指出,在民主法治方面,差額選舉制度在地方選舉中基本確立,公推直選的范圍在逐級向上擴大,20年磨出的《監督法》得到頒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職務任期、財產申報制度逐步健全。這都表明中共力圖在擴大黨內民主、動員公民參政、強化民主監督上有所突破,用制度建設促成和諧社會更是先進政治文明的“共同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