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台灣《中央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前“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曾擔任陳水扁“國政顧問團”首席顧問的李遠哲,日前發表公開信表示,他所摯愛的台灣目前正遭遇嚴峻的歷史挑戰。面對這個挑戰,陳水扁與執政黨必須在“小我”與“大我”,“政黨”與“台灣”之間,做出正確的抉擇,因此,李遠哲誠懇建議水扁慎重考慮去留的問題。
社評說,記得李遠哲在“中研院長”交接典禮上,曾回顧過去,提及教改、九二一重建和跨黨派小組三件最感欣慰的事。其中,他認為教改令人印象最深刻。但對台灣民眾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應是他二千年發表的那篇“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宏論,把阿扁從“一級貧戶”拱上了“總統”的寶座。李遠哲的熱愛台灣之心無庸置疑,他選擇這個關鍵時刻“出手”,內心必是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掙扎。我們不十分清楚,抬面上的泛綠政治人物在“領教”之餘,是否還存有一絲反省之心?阿扁本人在“拜讀”之後,是否表達出任何反悔之意?
由於民進黨中執會的力挺,阿扁雖然暫時逃過黨內被批的一劫,但卻逃不過人民雪亮的眼睛。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曾經批評民進黨缺乏反省的能力,已喪失了當初創黨的精神,真是一針見血。對於民進黨在這次民眾反貪倒扁運動中,以及在吳淑珍遭到檢察官起訴後的種種表現,我們感到非常失望。這批致力於維護既得利益的民進黨府院黨高官,不要說是政客,恐怕連一般市井小民都不如。
社評指出,坦白說,當初“紅衫軍”在凱達格藍大道上進行的反貪倒扁活動,確實提供了民進黨一次撥亂反正的機會。因為,發起這波群眾運動的領導人,包括前主席施明德在內,其中不乏過去民進黨的精英,以及同情民進黨的社會中堅人士。但民進黨卻從“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角度,把他們視同“非我族類”,把整個活動當成藍綠對決,甚至族群對抗的戰場,而不斷加以“污名化”。隨後,檢察官公佈“國務機要費”案的調查結果,也提供民進黨另一次振弊起衰,和貪腐劃清界線的機會,但民進黨又錯過了。雖然黨內“改革派”期待阿扁能以“自我了斷”,來維繄民進黨的一線生機,但這些零零落落的“雜音”,在高層強力運作和“保皇派”的動員護盤下,最後還是沉寂了下來。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台聯身上。李登輝和台聯在“第一夫人”遭到起訴後的支持罷免行動,一度讓人“耳目一新”,但在阿扁拋出“一審判決有罪就下台”的一句話後,台聯立刻改變立場,連登報力挺“三罷”的黨提名市長參選人周玊蔻,也因此遭到開除黨籍的命運。由此可見,泛綠陣營都是一丘之貉,面對選票的壓力,還是無法躲避一黨一己之私的誘惑。
社評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然李遠哲在公開信中表示,兩千年台灣人民願意支持政黨輪替,是因當時人心思變,希望結束貪腐與黑金政治。但不可否認,他當時挺身而出,代表的清流之見,卻是起了臨門一腳的作用。民進黨執政近六年,貪腐與黑金的嚴重現象,可說是超過了國民黨長期執政的總和。李遠哲這次有感而發,再度對時政提出諫言,我們期待它的後續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