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展現東方神韻,更需現實情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6 10:08:56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南方都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多哈亞運會閉幕,“廣州十分鐘”上演。這十分鐘的精彩足以讓廣州人感到驕傲,它華美、充盈、氣韻生動。它運用中國戲曲中國武術等全球通識的符號,清晰地標明了“中國特色”和“東方神韻”。

  但是,所有的中國人和所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同時也都明白,這十分鐘表演所傳達出來的氣息和意象,那個神秘又蒼茫、精緻又磅礴的中國,那份讓人迷醉的東方古典神韻,並不是當下中國的全部。中國的現實之中,應當有更為感動人心之處,值得展示給亞洲與世界。

  就像我們只能用古裝大片去“申奧”,我們在面對世界的時候習慣了披上一件古裝外套,出示一張古裝名片。有評論認為,這是西方文化強勢所致——中國人試圖揣摩他者的目光,逢迎他人的期待。這解釋在二十年前或許比較準確,那個剛剛敞開大門的貧弱國家還不太明白應該如何與世界相處,難免小心翼翼。但時至今日,中國已經在全國上下公開討論大國應該如何崛起,世界震驚於中國的日益強大,此時再說中國人委曲求全,恐怕不再具有往日的說服力。

  社論說,中國人今天的發展的速度很容易讓人忘記自己所在的位置,太長久的自卑壓抑也讓人迫不及待。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最迫切也是最基礎的工作便是,尋找這個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自我認同。

  然而,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中國人總是習慣性地跳脫今日現實,跨過近代歷史,回到歷史已經寫成、遙遠幾近神話的古代。在那裏似乎還留存著一些固定不變、安全可靠的東西,可以為今人提供一個確切的答案:中國人,你是什麼你是誰。祭炎黃二帝、祭孔子的活動中或許包含了旅遊經濟的衝動,但是關於龍圖騰的討論可以說是徹底的務虛。大概“龍”這個字樣觸動了中國人的敏感神經,因為“龍”所佔據的心理空間,一時間人們找不到其他東西可以填補。仿佛我們不再互相確認為龍的傳人,就無法明白是什麼將我們聯繫在一起,是什麼讓我們互相確認為同胞。

  其實一直都有更為真實的東西把我們聯繫在一起,其實我們始終知道為什麼我們是手足兄弟。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命運。民族對內的凝聚、對外的張揚,都是緣自這一份同生共棲。只是,要描述聲張這股民族內聚力,並不像表演歷史神話那樣簡單、輕鬆、充滿裝飾的喜悅。中國,這個命運多舛但是百折不撓的國家,轉型還沒有完成,激揚歷史的塵埃還沒有落定,未來的圖景還在描畫,要走的道路還在摸索——集體的命運還是一個奔跑的懸念。可是,這奔跑、這懸念,正是散落在十幾億人身上的陽光與陰影,正是他們此時此刻的共同經驗、共同命運,正是我們國族今天最重要的特徵,是這塊土地上最激蕩人心的魅力,是深沉又簇新的東方神韻,是我們應該向自己認同、向世界昭示的那個中國。

  社論認為,世界不是不瞭解中國,他們早就替我們揭開了那張京劇的風情臉譜,看到了上海的繁華故事,也看到了女工的勞累身影。中國也不是不瞭解自己,日夜奔忙的人們知道自己的疲憊和孤獨,轉型時期的國家明白歷史的牽絆、道路的風險。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人們的真實感受大聲說出來呢?說出來,因為這共同的感受,所以我們是相擁的同胞。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這個國家真實的面貌展示出來呢?它的勃勃生機,它的勇敢無畏,它的沉重擔當,它的辛勞無悔——廣州十分鐘應該是一個機會,可以突破兩年前中國八分鐘的模式,讓模糊的中國今日面容清晰起來、響亮起來、漂亮起來。廣州十分鐘雖然出色,但還可以做得更精彩。當然這只是一次預演,它拉開了序幕,令我們對四年後廣州亞運的開幕充滿了期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