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說,美國《時代》週刊選出的2006年風雲人物是“你”。獨具匠心,也深得人心。雖然,準確的說,這“你”不是全球60億人都有份,而是專指參與網上自創內容的線民,但是,其人數是以億計,影響力也就乾坤挪移,無遠弗屆。
社論說,按《時代》科技記者格羅斯曼(Lev Grossman)的說法,這是關於“多數人從少數人那裏奪回權力”,因此是人類社會權力平衡的一個重大改變,是權力從體制機構轉移到個人手裏,是一種革命性的新現象,形成所謂“數位民主”(digital democracy)時代。於是,各個社會中原本卑微、藐小、羸弱的“個人”聲音,不必透過現有的權力機制,而只透過電腦網路,就可以隨時在一個共同平臺上匯成巨流,直接衝擊執掌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領域主導權的那些小集體。這無數“個人”彙聚的力量,甚至會無意識地把社會推入新的未知方向。
幾千年來人類社會“像羊群般由牧者引領”的比喻,在當今的社會,可能已經不能再用。只要登入YouTube、MySpace、網上百科全書 Wikipedia等自創內容的網站,“個人”就可立即成為如假包換的“意見領袖”,以聲音、影像、文字吸引可能高達數以百萬計的受眾。創立不到兩年的 YouTube之所以能被Google以天文數字般的16億5000萬美元高價收購、才三歲半的MySpace之所以能以5億8000萬美元脫售給新聞集團,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並購、不是製作團隊或硬體設備或發行網路或有形資產的買賣,而純然是每天過億線民自創的內容匯成的集體天價。
社論指出,這樣的變化,可說是不計其數的“個人”在開創人類歷史的新局。其意義之重大,恐怕任何現有的掌權者都不可輕視。這樣的“數字民主”社會,對現有權力機制當然也是巨大挑戰。由於社會中意見的傳播變得迅雷不及掩耳,而且絲毫不受時空限制,領導者要做反應,時間更短,要將社會切割成小群體來駕馭也更難。傳統上由上而下的主導意見,遭遇由下而上、似有形又無形的民意強烈對撞。意見的整合於是更考驗技巧,社會價值觀更多元。但是,這種網路力量,既是實實在在可以鈔票計算的,也完完全全是虛擬的存在。如果就此斷定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人人都是領袖”的時代,那可能也有些天真。網上的個人,哪怕個性再鮮明、意見再突出,一旦匯入紛雜的百萬、千萬、億萬線民大集體之中,也就面目模糊不清,因為這個大集體其實是隨時在變化、流動。因此,這百萬、千萬、億萬線民所形成的“民主”,可說也是一種假像。人類社會以有形的機制建立統治與管理體制的做法,也就未必面臨崩塌。
相反,“數位民主”時代的“個人”,更應警惕的是巨流不能變成盲流,不能讓民粹有可乘之機。因此,每個人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有責任要學習思考、學習分辨、學習辯論、學習判斷。否則,網路強大而人卻依然蒙昧,那“你”就太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