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香港今年經濟暢旺,消費市道重現多年不見的生機;聖誕期間,商場食肆擠滿人潮,洋溢着一片歡愉氣氛。香港《明報》今日發表社評表示,在普世歡騰的日子,除了享受消費樂趣,亦是檢視我們身處社會的環境的時候--雖然經濟曙光再現,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分享成果,家庭收入兩極化的趨勢愈見明顯,中產階層則出現“撕裂”趨勢,以往由經濟增長推動社會流動的形態恐難再現;港府須正視社會階級的變化,避免令社會裂縫加深。
這篇題為〈祥和背後不和諧 社會矛盾須正視〉的社評指出,表面上,香港經濟不斷改善:今年經濟增長預計達5%、失業率從高位回落至4.5%、恒指衝破萬九點大關、港股總市值創12.7萬億元新高、豪宅市道屢創天價。這些數據和消息的確令人精神一振,心情也因為香港終於走出谷底而較為暢快。
可是,當我們準備以愉快心情,迎接回歸以來第10個平安夜的時候,香港的社會經濟結構已出現變化,經濟增長的成果也非雨露均霑,部分階層巿民的生活質素仍沒有實際改善,新的經濟環境對他們的衝擊大於機遇,社會矛盾日深,為香港埋下了不和諧的隱憂。統計處的數字顯示,過去9年多以來,家庭住戶每月收入的情况出現3種變化:
一、高收入家庭愈來愈多,增長速度和比例高於一般家庭。1998 年至2006 年,香港家庭住戶總數由196 萬增加至232 萬,增幅約18%;同期比較,家庭月入逾10 萬元或以上的住戶, 則由3.7 萬急增至5.5 萬, 增幅約46%。高收入家庭佔整體住戶的比例,亦由1.9%增加至2.4%。極高收入家庭的數目增加,反映的確有市民得益。
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數目增幅更大。經濟轉型下,家庭月入不足4000 元(即有資格申領綜援水平)的數目為18.4 萬,約佔住戶總數8%。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數目和比例都急速上升,以月入6000至不足8000 元的家庭為例,增幅接近七成,佔全港住戶的比例愈來愈重。現時香港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約為1.65 萬元,換言之,愈來愈多家庭在中低收入之間徘徊。
三、中產人士的增幅放緩。家庭收入兩極化,意味中等收入人士的比例減少,過去9年,家庭月入2 萬多和3 萬多元的住戶比例正慢慢萎縮,並分別向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的階層流動。這現象並非香港獨有,全球化趨勢下,美國和日本都有類似現象。最近,日本作家三浦展和大前研一分別發表了《下流社會》和《M 型社會》,指日本社會出現了“所得階層兩極化”,即是向下流動的中產失去積極性,最終導致中產階級消失。香港中等收入家庭數目仍然龐大,但從發展趨勢看,香港中產階級向兩極移動的迹象明顯,有社會學者更以“撕裂”來形容此一變化。
社評強調,香港的社會階層變化,特別是中產階級兩極移動的趨勢,值得深入探討。過去十年,香港經歷高低起跌,終於重拾經濟發展動力,但在這過程中,以往由經濟增長帶動市民向上流動的規律已不合時宜,舊的一套資源分配方式,例如躋身專業人士和追求穩定的工作,不一定會保證收入穩定。面對不同的擠壓,中產階級需要應付內部競爭,以免被擠往下流。
當愈來愈多中產人士發現,勤懇工作的結果竟是不斷往下流動,社會結構的裂隙將會變成不穩定因素,社會一旦陷入資源再分配政治(Redistributive politics),怨氣將愈來愈大。
社評認為,政府在推出政策時,應避免擴大日益加深的社會矛盾,防止階級矛盾惡化,例如稅制改革時,應以改革稅階來紓緩中產階級的壓力而不是挑起矛盾,減少由不和諧造成的衝突。
社評總結道:1980 年10 月,列根在與卡特進行美國總統競選辯論時,提出了“你的生活是否過得比4年前好(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的說法,最終重振美國人的低迴士氣。香港回歸十年,市民的生活是否過得比十年前好?這是下任政府和特首必須面對的問題,面對新的社會形態,我們期待未來的特首為香港指引出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