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群蛀腐敗,一查就能拔出蘿蔔帶出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7 12:08:03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本週刊文分析2006年中國反腐敗與廉政建設的特點。文章分析認為,2006年是中央加大反腐敗力度的一年,官員腐敗依然保持著級別高、貪腐數額大和“群蛀”現象嚴重的特點。

  文章指出,首先,涉案區域及其官員的級別較高。京津滬三市高層幹部隊伍中都發現問題,如,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的腐化案,天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寶金涉嫌經濟案,上海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陳良宇涉嫌挪用32億社保基金案。尤其是一向被視為規範、清廉的津、滬二地出現高級幹部腐敗案,暴露出長期以來對黨內高級幹部行為監督乏力的體制缺陷。

  其次,貪腐數額越來越大。由於案件多涉及房地產或固定的社會基金,故而這類案件的涉案數額都超億元。如,郴州市住房管理中心主任李樹彪的貪腐額僅用於豪賭的就達1億多元,而上海社保基金案中挪用數額高達32億。

  再次,群蛀現象嚴重。凡是涉及高官案,尤其是領導班子第一把手的問題,一查就能“拔出蘿蔔帶出泥”。如,湖南郴州市貪腐案帶出市委書記李大倫、市紀委書記曾錦春、副市長雷淵利及其他政商界人士158人(雷淵利稱自己的貪腐在整個郴州只能排在第12位);福建省工商局局長周金夥案引出福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倉山區區委書記、土地局局長等官員;上海社保基金案調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市委書記、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電氣集團副總裁和董事長、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等一些廳局級官員便相繼浮出水面。

  文章指出,這些官員腐敗的特點再次表明幹部選用制度的漏洞:“平庸者上”的提拔慣例、“帶病提拔”、“帶病在崗”現象的反復出現(如安徽省副省長何閩旭任職才一年零五天就受賄30萬),透視出用人制度方面的頑疾,而各種基金(如公積金、養老金等)的險象環生,更是暴露出基金監管制度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餡。

  文章還分析說,貪官“群蛀”現象總是發生在宗派圈子、裙帶關係和官商勾結中。在各種權力的層層袒護下,已有的監督制度難以發揮作用。於是,儘管個人品質不好,或有種種腐敗跡象的顯露,儘管有群眾的不斷舉報,或許多惡行劣跡甚至已成為社會的公開秘密,其傳聞在民間不脛而走,也無濟於事,此時即便存在著各種監督制度,也只能是形式的和乏力的。“群蛀”現象再次暴露出某些管理制度本身的漏洞、用人制度的缺陷和日常監督制度的失缺。所以,現在更為重要的不是還要制定多少監督制度,而是應對這些年的用人制度真正地進行深刻的反思,提高諸如社保基金之類財產管理的透明度,並使日常的監督制度真正地運作起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