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位候選人在論壇上“隔空交鋒”,製造出耀眼火花。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這是一場香港人矚目的歷史性答問大會,兩位特首候選人首次同場較勁。大會主持人、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將這場辯論稱為“君子之爭”。按照大會的設計,兩人沒有互相質詢環節,令人聯想到“沉悶”、各說各話,預期難見唇槍舌劍;但由於兩位候選人可以就同一問題各自回答,梁家傑更利用這一規則對曾蔭權步步緊逼,大會開始不久即出現“隔空交鋒”,火花越來越“耀眼”。賽後檢討,政商界人士普通認為,曾蔭權“好好多”、“大獲全勝”,梁家傑則“唔得”、“答非所問”。
有評論認為,總體上看,兩位候選人特點鮮明:曾蔭權政策具體、理據充足、有禮有節,難得不乏幽默;而梁家傑則言辭鋒利,惟明顯地對社情民情了解不足,概念混淆,政策空洞,又不了解政府運作,以至露出不少破綻,鬧了一些笑話。一個半小時的辯論,既有嚴肅的一面,也因梁家傑的烏龍而不乏娛樂性。
答問大會一開始,梁家傑一如既往,用感性的語言描述“雙普選願景”,但具體的治港藍圖隻字沒有﹔曾蔭權則貫徹務實的作風,以簡潔的語句勾勒出自己的治港藍圖,重申政綱裡的治港承諾。一個務虛,一個務實,在三分鐘的自我陳述中,已經表現出兩種處事、治港風格。
普選話題 曾蔭權清晰回應
到了選委及公眾提問環節,問題非常廣泛,其中選委提出22條問題,公眾提出7條問題,內容包括兩地關係、基建就業、教育、環保、漁農發展、公眾參與、香港競爭力等。曾梁兩人透過回答提問,隔空辯論、對質﹔就算是一個平淡的問題,也因為“實與虛”的碰撞、調侃,擦出意外的火花,引發台下選委的笑聲、掌聲甚至喝彩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