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將於6日在德國北部海濱小城海利根達姆召開。與會領導人將討論氣候變化、能源安全、投資自由化、知識產權保護及非洲發展等一系列全球問題,並將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舉行對話。
新華社發表文章說,會議的東道主、八國集團今年的主席國德國希望本屆峰會在環保和社會責任等方面能夠制定出新的“遊戲規則”,為未來全球化發展“定製”。然而,在當今各國利益相互融合又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制定兼顧各方利益的新規則談何容易。本屆八國峰會在這方面到底能取得多大成果,格外引人關注。
氣候變化──誰能說服美國?
氣候變化是德國為本屆峰會設計的首要話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形勢日趨嚴峻,而旨在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失效,因此德國希望本屆峰會能推動有關各方在上述時間之前達成一項溫室氣體減排的新全球框架協議。德國還提出了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降低50%、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不超過2攝氏度的具體目標。
對於環保科技在全球領先的德國來說,在涉及各國經濟利益的“後京都時代”減排談判中爭取主導權無疑是一步好棋。然而它所要撼動的首先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的利益。在峰會前的談判中,美方一直試圖刪除德國方案中任何涉及減排目標的量化標準,而德方則堅持要在這一關鍵問題上與美方“抗爭到最後一分鐘”。雙方矛盾演化到了被媒體稱為可能影響兩國外交關係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總統布什5月31日推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戰略”,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布什此舉是旨在減輕國際壓力的緩兵之計。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國不作出讓步,本屆八國峰會在此問題上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沖基金──誰來保証安全?
文章表示,對沖基金的監管是德國希望八國峰會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問題。由於各國監管的放松和投資者對高收益的追求,以高風險、高收益為特點的對沖基金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據估計,全球范圍的對沖基金規模已高達1.5萬億美元左右。為防止對沖基金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加強監管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德國在擔任八國集團主席國之後,在監管問題上提出了最強硬的方案,主張實施政府主導的強制性監管,至少是要為對沖基金的運作制定一個行為準則。但作為對沖基金主要基地的美英兩國堅持認為,對於對沖基金應實行行業自我監管,有關行為準則應該由行業自身訂立。由於美英的反對,不久前結束的八國集團財長會議并未就監管問題達成共識,會議聲明僅表示將對對沖基金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增長與責任”──誰對發展中國家負責?
文章指出,“增長與責任”是德國為本屆八國峰會設定的主題詞。德國表示,所謂“責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迅速崛起的一些發展中大國在解決世界政治經濟問題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從德國的官方表態看,德國顯然欲借本屆峰會聯合西方其他發達國家制定一些新的規則,以應對新興經濟強國對傳統經濟強國主導的現有世界經濟秩序構成的“挑戰”。
根據德國提出的峰會議程,八國峰會將會在知識產權保護、投資自由化、勞工標準、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對發展中國家提出要求。而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預計也將在八國峰會的對話會上闡明各自在維護自身發展權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方面的主張。
毋庸置疑,八國峰會所作的決定將對未來全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眾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們來說,發達國家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解決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分化加劇、使發展中國家更好地從全球化進程中獲益等問題尋找公正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出於私利去變相地製造各種保護主義壁壘,進一步擴大貧富鴻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