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據新華社綜合報道,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24日順利升空,香港社會爲之歡欣鼓舞。25日出版的香港各大報刊均在顯著位置大篇幅報道“嫦娥”奔月的過程,幷紛紛發表評論認爲,這是中國航天技術飛躍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中國人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和平利用太空資源、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决心,讓全球中華兒女充滿了自豪感。
香港《文匯報》的社評說,“嫦娥”奔月是繼神舟五號、神舟六號成功突破載人航天技術之後,中國在空間科學技術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實現深空探測“零的突破”的標志性工程。探月技術不僅是人類拓展生存空間的需要,而且是衡量民族智慧、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也是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嫦娥一號主要任務是就月球表面進行化學和物理勘探,是爲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
《大公報》社評說,“嫦娥”在中共十七大之後成功奔月,既是當前中國綜合國力的一次重大體現,更是中國人世代夢想的實現。對全體中國人民、包括700萬港人來說,“嫦娥”成功發射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項科研成果。許多香港市民的熱泪不僅是爲“嫦娥”而流下,更是爲自己的祖國終于走上了改革開放、團結富强的光明大道而心情激動、不能自已。國家的發展港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參與,實際上港人維護好“一國兩制”、維護好香港特區的繁榮穩定,就是對國家的改革開放、對科技事業作出貢獻。
《香港商報》時評說,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成功升空,舉國爲之振奮,也讓香港市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時評認爲,“嫦娥”奔月對國家的曆史意義自不待言,如果將之涵蓋到香港推廣國民教育這個層次上,其實也合乎情理。這次,嫦娥一號衛星搭載了30首歌曲,一同遨游太空,其中就有港人熟悉的《東方之珠》,可見,國家一直都“留位”給港人,港人又豈能在每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曆史時刻“缺席”。
《新報》社評認爲,中國近年來航天科技發展突飛猛進,這次中國啓動探月工程成功發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標志著中國成爲美、俄和日本之後,全球第四個有能力對月球展開全面探索的國家,海內外每一個中國人無不爲國家的巨大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