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第二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將於12月11日至12日在京召開。大會召開前夕,記者採訪了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辦)主任許琳。
國力增強推動學院發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據許琳介紹,2007年是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取得長足進展的一年。孔子學院(課堂)已達到210所,分佈於64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在世界各地區已經開課的孔子學院中,上正式課程學習漢語的有4.6萬人左右。
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有力地推動了孔子學院的發展。
自從埃及成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國之後,中國遊客的數量急劇增長。根據埃及的有關規定,只有埃及人才能在埃及的旅遊景點做導遊,而會中文的導遊所拿到的工資比會法語的導遊多一倍。中埃交往的增加催生了當地的漢語熱,在開羅大學的孔子學院,招生資訊剛在校內網上公佈,就出現了兩萬多校內學生踴躍報名的火爆場面。
日本早稻田大學常務副校長土田健次郎說,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在不久的將來,日本人可能會早上去上海上班,晚上回東京睡覺。像早稻田大學這樣的私立大學,辦孔子學院完全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因為我們的學生需要學習漢語。
展望明年,許琳說,現在世界各地要求建立孔子學院的申請太多了,明年孔子學院的建立數量將會再創新高。
成為瞭解中國的視窗
對外漢語教學是孔子學院的主要任務,但對許多孔子學院來說,這只是一半的工作。
許琳笑著說,孔子學院的另外一半任務是滿足當地人有關中國的各種需求。
有人打算去中國旅遊,就會先到孔子學院來問問,應該去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麼特色;公司委派員工去中國出差,就會找到孔子學院,請求派老師給員工教授簡單的日常用語,講講中國的風俗習慣,有什麼忌諱;有人買了中國商品,看不懂說明書,也到孔子學院來問個明白;甚至有些人專門到孔子學院來,就是想看看中國人長得是什麼樣的!為此,當地孔子學院在教授漢語之外,還做了大量文化介紹的工作,如經常在所在社區舉辦中國電影周、中國文化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春節舉辦聯歡會,直觀地介紹中國社會的現狀和中國的民俗文化。
6月12日,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主題為敦煌的文化講座。歷經千年的洞窟壁畫、流落海外沒有歸期的國寶遺書、古道西風瘦馬的蒼涼……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緊緊地抓住了西方聽眾的心。孔子學院成為外國人瞭解中國的視窗。
寄望華僑華人留學生
儘管孔子學院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但比起西方發達國家,在推廣本國文化上我們還是起步較晚,而且面臨許多實際問題。
英國文化委員會有7000多名職業教師,專門從事對非英語人群的英文化教學;法國法語聯盟也有3000多名職業教師從事著法語在世界的推廣工作;推廣德語文化的歌德學院成立於1951年,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儘管漢辦派出了3300名漢語教師、4000多名漢語教學志願者,覆蓋了88個國家的8000多所學校,但孔子學院本身並沒有一支職業的國際漢語教師隊伍。
許琳表示,問題將會一個一個地解決。
她說,漢辦最近通過廣泛徵求意見,完成了《國際漢語教師標準》、《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和《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的制訂,為孔子學院自己派遣教師、管理教師,培養起自己的職業國際漢語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
許琳說,“海外有5000萬以上的華僑華人和超過100萬的留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既瞭解當地的社會情況,掌握當地語言,同時對於漢語和中國文化也有一定的瞭解。孔子學院中很多優秀的教師就是寄居國外多年的曾經的留學生。”她對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在孔子學院發展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